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
页 |
ABSTRACT | 第9-11
页 |
致谢 | 第11-27
页 |
第一章 煤层气发动机与相关装置的研制 | 第27-53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的改制 | 第27-31
页 |
· 电控煤层气发动机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27-28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的改制 | 第28-30
页 |
· 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布置与选型 | 第30-31
页 |
· 燃气配气装置的研制 | 第31
页 |
· 预混合进气系统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1-43
页 |
· 预混合进气系统实验装置的研制 | 第31-32
页 |
· 部分传感和执行元件的标定 | 第32-34
页 |
· 控制阀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4-40
页 |
· 节气门与混合器总成的流量特性 | 第40-41
页 |
· 预混合进气系统的动态特性实验 | 第41-43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台架实验装置研制与实验研究 | 第43-52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台架实验测试系统研制 | 第44-45
页 |
· 稳态工况实验 | 第45-47
页 |
· 动态工况实验 | 第47-52
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
页 |
第二章 煤层气发动机系统建模 | 第53-89
页 |
· 概述 | 第53-57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系统模型结构 | 第57
页 |
· 预混合进气系统模型 | 第57-65
页 |
· 控制阀模型 | 第57-58
页 |
· 空气与燃气混合模型 | 第58
页 |
· 节气门处混合气流量模型 | 第58-61
页 |
· 混合器与节气门总成的动态模型 | 第61-65
页 |
· 进气歧管模型 | 第65-69
页 |
· 充量系数的计算 | 第66-67
页 |
· 充量系数模型的辨识 | 第67-69
页 |
· 进气歧管平均值模型 | 第69
页 |
· 动力输出子系统模型 | 第69-77
页 |
· 曲轴动力学模型 | 第69-71
页 |
· 指示热效率模型 | 第71
页 |
· 过量空气系数预测模型 | 第71-75
页 |
· 平均值发动机模型 | 第75-77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模型的检验 | 第77-86
页 |
· 进气系统空气流量动态响应过程的检验 | 第77-79
页 |
· 稳态工况下的模型检验 | 第79-81
页 |
· 动态工况下的模型检验 | 第81-85
页 |
· 结果分析 | 第85-86
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9
页 |
第三章 MAP传感器特性研究 | 第89-99
页 |
· 引言 | 第89-90
页 |
· MAP传感器的静态标定与静态建模 | 第90-91
页 |
· MAP传感器标定实验装置研制 | 第90
页 |
· MAP传感器静态建模 | 第90-91
页 |
· MAP传感器动态标定与建模 | 第91-96
页 |
· MAP传感器动态标定 | 第91-92
页 |
· 传感器动态线性建模方法 | 第92-93
页 |
· MAP传感器动态建模原理 | 第93-94
页 |
· 忽略标定装置影响时的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94-95
页 |
· 标定装置模型的确定 | 第95-96
页 |
· 传感器模型参数估计 | 第96
页 |
· 模型验证 | 第96-98
页 |
· 动态模型的普适性检验 | 第96-98
页 |
· MAP传感器最佳动态数学模型 | 第9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
页 |
第四章 热式MAF传感器特性研究 | 第99-135
页 |
· 热式MAF传感器静态标定与静态建模 | 第99-101
页 |
· 热式MAF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 | 第99-100
页 |
· 热线式MAF传感器静态建模 | 第100-101
页 |
· 热膜式MAF传感器静态建模 | 第101
页 |
· 传感器动态非线性建模方法概述 | 第101-106
页 |
· 块联模型 | 第102-103
页 |
· 基于分段Hammerstein模型的复合模型 | 第103
页 |
· 基于局部插值的复合模型 | 第103-104
页 |
· 线性神经网络(LNN) | 第104-105
页 |
· 模型阶次估计的误差准则 | 第105-106
页 |
· 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06-119
页 |
· 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标定 | 第107
页 |
· 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07-111
页 |
· 基于分段模型的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11-114
页 |
· 基于多模态复合模型法的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14-115
页 |
· 基于线性神经网络(LNN)的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15-117
页 |
· 模型比较与LNN模型的交叉验证 | 第117-118
页 |
· 热线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结果讨论 | 第118-119
页 |
· 热膜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19-132
页 |
· 建模和验证数据的产生 | 第119
页 |
· 热膜式MAF传感器动态线性建模 | 第119-120
页 |
· 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热膜式MAF传感器动态非线性建模 | 第120-125
页 |
· 基于Wiener模型的热膜式MAF传感器动态非线性建模 | 第125-129
页 |
· 热膜式MAF传感器LNN模型的辨识及模型检验 | 第129-131
页 |
· 热膜式MAF传感器动态建模结果讨论 | 第131-132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2-135
页 |
第五章 开关型废气氧(EGO)传感器特性研究 | 第135-153
页 |
· 概述 | 第135-137
页 |
· EGO传感器静、动态标定实验 | 第137-138
页 |
· EGO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 | 第137-138
页 |
· EGO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 | 第138
页 |
· 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EGO传感器动态建模 | 第138-149
页 |
· 总体思路与建模原理 | 第138-139
页 |
· EGO传感器稳态非线性输出特性建模 | 第139-140
页 |
· EGO传感器Hammerstein模型线性动态环节建模 | 第140-146
页 |
· EGO传感器Hammerstein模型的普适性检验 | 第146-149
页 |
· EGO传感器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 | 第149
页 |
· EGO传感器动态建模结果讨论 | 第149-151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153
页 |
第六章 静态前馈控制模型与初始控制MAP生成 | 第153-161
页 |
· 引言 | 第153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结构 | 第153-155
页 |
· 空燃比前馈控制系统平均值模型 | 第155-158
页 |
· 前馈控制模型 | 第155
页 |
· 混合气流量模型与燃气流量模型 | 第155
页 |
· 燃气阀开度模型 | 第155-157
页 |
· 燃气阀与空气阀配比模型 | 第157-158
页 |
· 初始控制MAP的生成与验证 | 第158-160
页 |
· 初始控制MAP的生成 | 第158
页 |
· 基于初始控制MAP的稳态控制仿真 | 第158-159
页 |
· 初始控制MAP的实验验证 | 第159-160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
页 |
第七章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稳态空燃比校正 | 第161-175
页 |
· 概述 | 第161-162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空燃比自学习校正原理 | 第162-164
页 |
· 迭代学习控制 | 第162-163
页 |
· 自学习前馈空燃比控制 | 第163-164
页 |
· 系统模型 | 第164
页 |
· 单阀迭代学习空燃比校正算法 | 第164-170
页 |
· 基于PID学习控制律的空燃比校正 | 第164-165
页 |
· 基于模糊学习控制律的空燃比校正 | 第165-167
页 |
·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学习律的空燃比校正 | 第167-170
页 |
· 双阀迭代学习空燃比校正算法 | 第170-173
页 |
· 基于PID学习控制律的空燃比双阀校正 | 第171
页 |
· 基于模糊学习控制律的空燃比双阀校正 | 第171-172
页 |
·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学习控制律的空燃比双阀校正 | 第172-173
页 |
· 稳态空燃比自学习校正算法研究小结 | 第173-17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4-175
页 |
第八章 基于观测器的空燃比估计 | 第175-187
页 |
· 概述 | 第175-177
页 |
· 进排气动态建模 | 第177-180
页 |
· 混合气动态特性 | 第178
页 |
· 空气和燃气动态模型 | 第178-180
页 |
· 废气空燃比动态模型 | 第180
页 |
· 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180-181
页 |
· 观测效果的检验 | 第181-186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6-187
页 |
第九章 神经网络与PID并行空燃比控制 | 第187-199
页 |
· 概述 | 第187-189
页 |
· 基本控制结构 | 第189-190
页 |
· 煤层气发动机神经网络动态模型 | 第190-191
页 |
· 控制器的设计及控制算法 | 第191-194
页 |
· RBF神经网络模型 | 第191-192
页 |
· RBF网络参数优化算法 | 第192-193
页 |
· PID控制器 | 第193-194
页 |
· 控制算法 | 第194
页 |
· 空燃比控制仿真 | 第194-197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7-199
页 |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99-205
页 |
· 全文总结 | 第199-202
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202-205
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21
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221-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