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14页 |
中英文主要缩写略语列表 | 第14-15页 |
中文摘要 | 第15-22页 |
ABSTRACT | 第22-32页 |
第一章 腹腔镜在子宫肿瘤及宫颈癌治疗中应用进展 | 第32-80页 |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史 | 第32-34页 |
· 腹腔镜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 国内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33-34页 |
·腹腔镜在子宫肿瘤及宫颈癌治疗中应用进展 | 第34-41页 |
· 腹腔镜在子宫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第34-38页 |
· 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 第35-37页 |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 第35-36页 |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第36-37页 |
· 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 第37-38页 |
· 腹腔镜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第38-41页 |
· 手术适应症 | 第39页 |
· 手术方式 | 第39-41页 |
· 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I 型) | 第39页 |
· 腹腔镜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II 型) | 第39页 |
·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型(III 型) | 第39-40页 |
· 腹腔镜扩大根治性子宫切除术(IV 型) | 第40页 |
· 腹腔镜盆腔部分脏器切除术即盆腔廓清术(V 型) | 第40页 |
· 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 第40页 |
·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 第40-41页 |
· 腹腔镜卵巢活检移位术 | 第41页 |
· 腹腔镜前哨淋巴结采样 | 第41页 |
·子宫肿瘤及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存在的问题 | 第41-51页 |
· 子宫肿瘤及宫颈癌的腹腔镜手术近期并发症 | 第41-46页 |
·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概况 | 第41-42页 |
· 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 第42-44页 |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并发症 | 第42-43页 |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 | 第43-44页 |
· 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 第44-45页 |
· 宫颈癌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 第45-46页 |
· 子宫肿瘤及宫颈癌的腹腔镜术后远期疗效 | 第46-51页 |
· 子宫肌瘤腹腔镜治疗后的远期疗效 | 第46-48页 |
· 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及妊娠结局 | 第46-47页 |
· 子宫肌瘤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研究 | 第47-48页 |
· 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术后肿瘤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研究 | 第48-49页 |
·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率的研究进展 | 第48页 |
· 腹腔镜术后远期复发及生存预后的研究进展 | 第48-49页 |
· 腹腔镜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49页 |
· 宫颈癌的腹腔镜术后肿瘤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研究 | 第49-51页 |
· 腹腔镜手术彻底性的研究进展 | 第49-50页 |
· 腹腔镜术后远期复发及生存预后的研究进展 | 第50页 |
· 腹腔镜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50-51页 |
·子宫肿瘤及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循证医学评价 | 第51-55页 |
· 循证医学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第51-53页 |
· 循证医学的几个基本概述 | 第51-52页 |
· 如何在外科领域应用循证医学 | 第52-53页 |
·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53-54页 |
·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54页 |
·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54-55页 |
5.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展望 | 第55-58页 |
· 无气腹腹腔镜手术 | 第55-56页 |
· 微型腹腔镜手术 | 第56页 |
·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 | 第56页 |
· 单孔腹腔镜手术 | 第56-57页 |
· 机器人腹腔镜手术 | 第57-58页 |
·本研究目的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80页 |
第二章 子宫良性肿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 第80-98页 |
·前言 | 第80-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6页 |
· 研究对象 | 第81页 |
· 治疗方法 | 第81-83页 |
· 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 | 第81-82页 |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 第82页 |
·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 | 第82-83页 |
· 观察指标 | 第83页 |
· 随访情况 | 第83-84页 |
· 随访时间及方式 | 第83页 |
· 随访内容 | 第83-84页 |
· 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 | 第83-84页 |
· 女性性功能量表 (FSFI) | 第84页 |
· 随访结果 | 第84页 |
· 临床资料数据库的实现 | 第84-86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86页 |
·结果 | 第86-90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 第86-87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第87-88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 第88-89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 第89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 第89-90页 |
·讨论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第三章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98-122页 |
·前言 | 第98-9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0页 |
·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99页 |
· 研究类型 | 第99页 |
· 研究对象 | 第99页 |
· 干预措施 | 第99页 |
· 结局指标 | 第99页 |
· 主要结局指标 | 第99页 |
· 次要结局指标 | 第99页 |
· 检索策略 | 第99-100页 |
· 资料提取与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第100页 |
· 统计分析 | 第100页 |
·结果 | 第100-113页 |
·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第100-105页 |
·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第105-107页 |
· 结局指标评价结果 | 第107-113页 |
· 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天数 | 第107页 |
· 术中泌尿道损伤并发症 | 第107-108页 |
· 术后远期主要并发症 | 第108页 |
· 手术时间 | 第108-109页 |
· 血红蛋白变化值 | 第109-110页 |
· 术后近期次要并发症 | 第110页 |
· 术后疼痛评分 | 第110-111页 |
· 住院时间 | 第111-112页 |
· 住院费用和术后生活质量 | 第112-113页 |
·讨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2页 |
第四章 1985-2011年广西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第122-134页 |
·前言 | 第122-1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3-124页 |
· 资料来源 | 第1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3-124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24页 |
·结果 | 第124-128页 |
· 不同时期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顺位及构成比 | 第124-126页 |
· 不同时期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及构成 | 第126-127页 |
· 不同时期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地域分布及构成 | 第127页 |
· 手术病理分期或临床分期分布 | 第127-128页 |
· 讨论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4页 |
第五章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 第134-160页 |
· 前言 | 第134-1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5-13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5-136页 |
· 治疗方法 | 第136-137页 |
· 腹腔镜组 | 第136-137页 |
· 开腹组 | 第137页 |
· 术后辅助治疗 | 第137页 |
· 观察指标 | 第137-138页 |
· 随访 | 第138页 |
· 随访内容 | 第138页 |
· 随访结果 | 第138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38页 |
·结果 | 第138-151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 第138-139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第139-140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 第140-141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 第141-142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 第142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生存复发情况比较 | 第142-144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第144-151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第144-150页 |
· 年龄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 第145页 |
· 绝经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 体重指数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 第146-147页 |
· 病理类型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 第147页 |
· 组织学分级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 手术-病理分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48-149页 |
· 深肌层浸润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49页 |
· 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49-150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第150-151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分层分析 | 第151页 |
·讨论 | 第151-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第六章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160-178页 |
·前言 | 第160-1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162页 |
·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161页 |
· 研究类型 | 第16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1页 |
· 干预措施 | 第161页 |
· 结局指标 | 第161页 |
· 主要结局指标 | 第161页 |
· 次要结局指标 | 第161页 |
· 检索策略 | 第161页 |
· 资料提取与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第161-162页 |
· 统计分析 | 第162页 |
·结果 | 第162-171页 |
·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第162-165页 |
·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第165-167页 |
· 主要结局指标 | 第167-168页 |
· 总生存率 | 第167页 |
· 无瘤生存率 | 第167-168页 |
· 次要结局指标 | 第168-171页 |
· 总复发率 | 第168页 |
· 手术时间 | 第168-169页 |
· 盆腔淋巴结切除计数 | 第169页 |
· 术中并发症 | 第169-170页 |
· 术后并发症 | 第170页 |
· 住院时间 | 第170页 |
· 生活质量 | 第170-171页 |
·讨论 | 第171-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78页 |
第七章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 第178-203页 |
·前言 | 第178-1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9-18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9页 |
· 治疗方法 | 第179-181页 |
· 腹腔镜手术 | 第179-180页 |
· 开腹手术 | 第180页 |
· 术后辅助治疗 | 第180-181页 |
· 观察指标 | 第181页 |
· 随访 | 第181-182页 |
· 随访内容 | 第181-182页 |
· 随访结果 | 第182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82页 |
·结果 | 第182-195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 第182-183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第183-184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 第184-185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彻底性对比分析 | 第185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 第185-186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 第186页 |
·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生存复发情况比较 | 第186-188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第188-195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第188-194页 |
· 年龄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 第189页 |
· 肿瘤直径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 第189-190页 |
· 病理类型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 第190-191页 |
· 组织学分级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91页 |
· 临床分期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91-192页 |
· 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92-193页 |
· 淋巴脉管侵润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93页 |
· 淋巴结转移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193-194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第194页 |
·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分层分析 | 第194-195页 |
·讨论 | 第195-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03页 |
第八章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 第203-218页 |
·前言 | 第20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05页 |
·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03-204页 |
· 研究类型 | 第203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3-204页 |
· 干预措施 | 第204页 |
· 结局指标 | 第204页 |
· 主要结局指标 | 第204页 |
· 次要结局指标 | 第204页 |
· 检索策略 | 第204页 |
· 资料提取与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第204页 |
· 统计分析 | 第204-205页 |
·结果 | 第205-212页 |
·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第205-207页 |
·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第207-209页 |
· 主要结局指标 | 第209页 |
· 总生存率 | 第209页 |
· 总复发率 | 第209页 |
· 次要结局指标 | 第209-212页 |
· 手术时间 | 第209-210页 |
· 术中失血量 | 第210页 |
· 盆腔淋巴结切除计数 | 第210-211页 |
· 术中并发症 | 第211页 |
· 术后并发症 | 第211页 |
· 住院时间 | 第211-212页 |
·讨论 | 第212-214页 |
参考文献 | 第214-218页 |
全文小结 | 第218-220页 |
创新点 | 第220-221页 |
不足之处 | 第2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