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考虑组构演化的散粒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数值分析与本构模拟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考虑组构演化的散粒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数值分析与本构模拟
论文目录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5页
1 引言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39页
  2.1 三维散粒体中的组构张量及演化规律第17-23页
    2.1.1 平均投影固体路径(mean projected solid path)第17-18页
    2.1.2 组构椭球体(fabric ellipsoid)第18-19页
    2.1.3 组构张量(fabric tensor)第19-20页
    2.1.4 三种组构张量的比较第20页
    2.1.5 组构演化模型简介第20-22页
    2.1.6 应力-应变-组构非共轴性第22-23页
  2.2 临界状态理论及状态参数第23-26页
    2.2.1 临界状态理论第23-25页
    2.2.2 土体状态参数第25-26页
  2.3 土体强度、剪胀方程及本构模型研究第26-34页
    2.3.1 土体强度准则第26-29页
    2.3.2 土体剪胀方程第29-33页
    2.3.3 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研究第33-34页
  2.4 散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34-37页
  2.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7-39页
3 三维散粒体中的真应力张量第39-45页
  3.1 散粒体中的应力张量第39页
  3.2 散粒体中的真应力张量及张量分析第39-44页
    3.2.1 真应力张量概念第39-41页
    3.2.2 真应力张量分析第41-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复杂应力路径下散粒体宏-微观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模拟第45-106页
  4.1 概述第45页
  4.2 真三轴试验数值模拟模型简介第45-52页
    4.2.1 真三轴试验数值模拟流程第46-48页
    4.2.2 离散元模型伺服系统介绍第48-49页
    4.2.3 真三轴试验模型简介第49-50页
    4.2.4 真三轴试验应力路径分析第50-52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2-84页
    4.3.1 真三轴试验应力-应变关系第52-57页
    4.3.2 真三轴试验应变分析第57-68页
    4.3.3 真三轴试验孔隙比分析第68-71页
    4.3.4 真三轴试验组构发展数值模拟第71-84页
  4.4 强度参数及破坏面分析第84-88页
    4.4.1 峰值内摩擦角第84-85页
    4.4.2 峰值应力比第85-87页
    4.4.3 破坏面空间分布第87-88页
  4.5 散粒体强度成因分析第88-90页
  4.6 试样临界状态分析第90-103页
    4.6.1 临界状态应力分布第91-92页
    4.6.2 e-p'空间临界状态线第92-95页
    4.6.3 临界状态各向异性分析第95-99页
    4.6.4 临界状态应力-组构非共轴性分析第99-103页
  4.7 与室内试验的比较第103-105页
  4.8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5 散粒体各向异性组构发展规律研究第106-132页
  5.1 概述第106页
  5.2 散粒体组构发展规律研究第106-114页
    5.2.1 组构发展公式的理论解第106-111页
    5.2.2 考虑材料密实度的组构发展公式第111页
    5.2.3 基于真应力理论的组构演化参数确定第111-112页
    5.2.4 临界颗粒摩擦角第112-114页
  5.3 组构发展参数及敏感性分析第114-118页
    5.3.1 中主应力对组构发展参数的影响第115-116页
    5.3.2 组构发展公式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16-118页
  5.4 对数值模拟结果的预测第118-130页
    5.4.1 组构-应力发展关系第118-120页
    5.4.2 组构-应变发展关系第120-130页
  5.5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6 考虑组构发展的散粒体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第132-155页
  6.1 概述第132页
  6.2 散粒体接触力比第132-134页
  6.3 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及硬化法则第134-136页
    6.3.1 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第134-135页
    6.3.2 硬化法则第135-136页
  6.4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第136-140页
    6.4.1 强度准则参数确定方法第136-138页
    6.4.2 硬化法则参数确定方法第138-140页
  6.5 强度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40-146页
    6.5.1 组构发展参数β第141-142页
    6.5.2 强度参数m第142-143页
    6.5.3 接触力比H_T第143-144页
    6.5.4 初始各向异性组构F_(10)第144-146页
  6.6 与经典强度准则的比较第146-149页
    6.6.1 参数m的影响第146-147页
    6.6.2 参数β的影响第147-149页
  6.7 对数值模拟及室内试验的强度预测第149-154页
    6.7.1 对数值模拟结果的预测第149-150页
    6.7.2 Santa Monica Beach砂强度预测第150-151页
    6.7.3 Nevada砂强度预测第151-152页
    6.7.4 Cambria River砂强度预测第152-154页
  6.8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7 散粒体微观力学分析与考虑组构发展的应力-剪胀方程第155-180页
  7.1 概述第155页
  7.2 散粒体平均接触力与平均相对位移第155-163页
    7.2.1 三维状态平均接触力计算第155-158页
    7.2.2 平均位移计算第158-163页
  7.3 散粒体能量表达式及应力-剪胀关系第163-167页
    7.3.1 宏微观能量关系第163-164页
    7.3.2 各向异性应力-剪胀关系第164-166页
    7.3.3 应力-剪胀关系中函数C的讨论第166-167页
  7.4 应力-剪胀关系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67-169页
    7.4.1 剪胀参数m_c对剪胀的影响第167-168页
    7.4.2 初始各向异性对剪胀的影响第168-169页
  7.5 关于初始剪胀比的讨论第169-173页
    7.5.1 对应力-剪胀关系的修正第169-170页
    7.5.2 初始剪胀比D_0确定方法第170-172页
    7.5.3 D_0对剪胀的影响第172-173页
  7.6 与剑桥流动法则、Rowe剪胀方程的比较第173-175页
  7.7 对室内试验应力-剪胀关系的预测第175-178页
    7.7.1 Ottawa砂剪胀性预测第176-177页
    7.7.2 Toyoura砂剪胀性预测第177-178页
  7.8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8 考虑组构演化的散粒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第180-215页
  8.1 概述第180页
  8.2 各向异性砂土本构模型简介第180-186页
    8.2.1 各向异性砂土本构模型第180-185页
    8.2.2 本构模型积分第185-186页
  8.3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第186-187页
  8.4 模型计算结果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87-201页
    8.4.1 模型算例力学参数第187页
    8.4.2 模型算例结果分析第187-193页
    8.4.3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93-201页
  8.5 对数值模拟及室内试验力学特性的预测第201-213页
    8.5.1 对数值模拟结果的预测第201-204页
    8.5.2 5号Silica砂与3号Coral砂力学特性预测第204-205页
    8.5.3 Ottawa砂力学特性预测第205-208页
    8.5.4 Sacramento砂力学特性预测第208-209页
    8.5.5 Cambria River砂力学特性预测第209-212页
    8.5.6 Toyoura砂力学特性预测第212-213页
  8.6 本章小结第213-215页
9 结论第215-222页
  9.1 本文主要结论第215-219页
    9.1.1 三维散粒体真应力张量研究结论第215页
    9.1.2 散粒体宏-微观力学特性离散元模拟研究结论第215-216页
    9.1.3 散粒体各向异性组构发展规律研究结论第216-217页
    9.1.4 考虑组构发展的散粒体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研究结论第217页
    9.1.5 基于微观力学分析的各向异性应力-剪胀关系研究结论第217-218页
    9.1.6 考虑组构演化的各向异性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结论第218-219页
  9.2 主要创新点第219-220页
  9.3 对未来的展望第220-222页
参考文献第222-23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233-23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236页

本篇论文共23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考虑组构演化的散粒体各向异性力学
基于动力特征参数的边坡危岩块体稳
光响应螺吡喃基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
过渡金属调控的C-S键及C-C键活化转
基于双卟啉的手性超分子体系及三明
新型二维多吡咯共轭稠合多核化合物
光/热响应型胆甾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
光响应邻硝基苯基聚合物纳米粒子和
光响应偶氮苯自组装界面材料的制备
三维碳纳米材料基葡萄糖氧化酶修饰
气—液—固界面电沉积自支撑铁族金
集料抗磨耗性能的多尺度试验与模拟
氧化石墨烯层状膜中的光响应特性和
莫来石和刚玉—莫来石复相耐火原料
铅锌冶炼渣制备微晶玻璃和地质聚合
苦参药渣的预处理及开放式发酵产L-
页岩气储层非线性非稳态渗流理论研
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裂纹
X70钢在模拟深海环境中腐蚀及应力腐
铁磁性异质结中磁电性能的应变调控
纳米材料标记的侧流层析生物传感器
环形层状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
基于材料学经典概念的超材料设计
铁电材料的畴结构演化和物理特性的
相场计算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一维3C-SiC纳米结构光/电特性调控与
硒化镍、硫化铜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
基于非晶合金的纳米多孔金属及其复
转炉渣中镁铁尖晶石的形成机理及磁
高炉瓦斯灰与钛磁铁矿共还原钛铁分
基于生命周期的稀土外部性理论及应
荷载作用下矿用富水充填材料劣化机
岩质边坡宏细观力学特性及开挖稳定
西石门铁矿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
时—温效应下膏体流变参数及管阻特
地下矿用铰接车路径跟踪与智能避障
医用钴基合金的生物磨蚀行为研究
金属直接微熔铸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
金属玻璃亚稳态及晶化过程的电阻和
Fe-Zr-B系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
强高斯织构Fe-Ga-Al合金轧制薄板的
基于应变诱导析出的形变热处理工艺
成分波动及纳米析出物对DH36钢性能
中高频用电工钢织构优化原理及工艺
C-Mn系高强钢多相组织设计及力学行
真空消失模Cu基、Al基SHS涂层的制备
表面与晶界对含Re单晶高温合金胞状
含氮双相不锈钢铸态组织演变及高温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Ni-Fe-Ga及Ni-Mn-
超重力对金属凝固组织细化及元素偏
超细贝氏体钢低温相变加速技术及其
双金属复合板弯曲特性及辊式矫直过
镁合金表面插层结构薄膜的制备及耐
CO2环境中钢表面状态对
基于ECAP-SIMA方法7075铝合金半固态
面向钢板缺陷检测的电磁超声兰姆波
高温合金铸锭均匀化开坯工艺制定依
S、P在烧结Nd-Fe-B永磁材料中的作用
轧制工艺影响高强韧特厚板组织与力
热老化对核电站一回路铸造双相不锈
Co、Cr、Mo、Ru对第四代镍基单晶TC
高炉一转炉区段“界面技术”优化及
首钢京唐公司高品质汽车板冶金工艺
MgO抑制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成矿机
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钙处理基础研究
Fe-Mn-C(-Al)系TWIP钢冶炼与凝固相
典型难熔金属含氧酸盐熔盐电解金属
方坯连铸疏松及宏观偏析的模拟研究
基于图像处理的高炉风口燃烧带温度
中国钢铁企业效率与污染物配额分配
面向指标优化的高炉料面建模与布料
高碳钢大方坯凝固机理与宏观偏析关
基于电渣重熔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控
钢包蓄热式烘烤及周转过程温度模拟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多周期优化调
顶燃式热风炉受力分析及格子砖优化
基于扩展资源任务网的钢铁企业物流
电絮凝强化处理聚合物驱油废水及机
Pd-Cu催化剂协同零价铁处理污水厂二
基于营养物质高效回收的沼液资源化
钢渣制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应用
气—液两相搅拌釜流体行为的数值模
基于强噪声背景下随机共振的微弱故
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
高速列车齿轮箱箱体故障诊断及跨尺
基于压电技术的路面变形能量收集系
沥青路面集料抗磨损性能多尺度评价
铰接式工程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与可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
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重构
高压LiCoPO4正极材料的
硫化聚丙烯腈类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
汤姆·斯托帕德戏剧中的保守主义思
越界:丁布莱克·韦藤贝克戏剧中的
《孙子兵法》英译文功能语境重构研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计算机辅助陶器
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与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评
基于时隙跳频的分布式工业无线网络
云计算中的任务调度算法与虚拟资源
序列数据趋势性知识发现
U2IoT隐私保护研究
复杂场景文本识别技术研究
自然场景图像中文本检测技术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理研究
时滞线性系统的预见控制
旅游推介网站评价问题研究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异象
高阶段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
鞍钢大型铁矿全尾砂胶凝材料与高浓
非线性机械臂位置跟踪控制的研究
特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研
水平振动激励下颗粒物质的分布形态
生物降解2-甲基异莰醇的特性及分子
铜系金属有机骨架构筑及其催化性能
Si-B-C-N系非晶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
含Cr低合金钢CO2/H
耐高温碳化锆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硫酸盐腐蚀环境中井壁混凝土声发射
钽和钛对γ’相强化钴基单晶高温合
GCr15轴承钢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
曲轴智能锻造系统及锻件质量控制研
深海等静压对氢渗透行为的影响
锆合金吸氢/氘开裂行为及机制研究
汽车排气系统用409L铁素体不锈钢冶
外加纳米粒子技术在非调质钢35MnVS
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
赫章采矿及冶炼过程中重金属来源、
矩管柱及矩管混凝土柱与H形钢梁外联
双P型辐射管高效低NOx热过程及性能
二元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合成
基于S-ELM-LUPI模型的多模态情感识
中国情境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
HIV病毒感染与微生物絮凝相关问题的
考虑微结构效应多层结构弹性波的传
弱胶结砂岩细观结构特征与变形破坏
辽东中生代岩浆活动及金铀成矿作用
基于钻进响应的岩石(体)特性识别
银纳米材料制备与生长规律的同步辐
基于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的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制备与自
 
散粒体论文 离散元论文 组构演化论文 各向异性论文 本构模型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张**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