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重构及全电池性能分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重构及全电池性能分析
论文目录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4页
1 引言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38页
  2.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6-18页
    2.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第16页
    2.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6-17页
    2.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特点第17-18页
  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8-25页
    2.2.1 层状结构LiCo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9-20页
    2.2.2 层状结构LiNi_xMn_yCo_(1-x-y)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20-23页
    2.2.3 尖晶石结构LiMn_2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23-24页
    2.2.4 橄榄石结构LiFeP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24-25页
  2.3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25-34页
    2.3.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第25-26页
    2.3.2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高容量机理第26-27页
    2.3.3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随循环电压下降问题第27-30页
    2.3.4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界面研究第30-32页
    2.3.5 基于锂离子扩散动力学的改性措施第32-34页
  2.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4-38页
    2.4.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34-35页
    2.4.2 研究路线第35-36页
    2.4.3 创新点第36-38页
3 研究方法第38-44页
  3.1 实验材料第38页
  3.2 材料结构及表面研究方法第38-40页
    3.2.1 X射线衍射(XRD)第38-39页
    3.2.2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39页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9页
    3.2.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第39-40页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0页
  3.3 实验电池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方法第40-44页
    3.3.1 电极制备第40页
    3.3.2 纽扣电池的组装第40页
    3.3.3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0-41页
    3.3.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EIS)第41-42页
    3.3.5 循环伏安法测试(CV)第42页
    3.3.6 恒电流间歇滴定测试(GITT)第42-44页
4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充放电过程动力学性能研究第44-58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Li_(1.16)(Ni_(0.25)Mn_(0.75))_(0.84)O_2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5页
  4.3 Li_(1.16)(Ni_(0.25)Mn_(0.75))_(0.84)O_2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过程研究第45-48页
  4.4 Li_(1.16)(Ni_(0.25)Mn_(0.75))_(0.84)O_2正极材料的动力学研究第48-54页
    4.4.1 循环伏安法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4.4.2 恒电流间歇滴定法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4.4.3 交流阻抗法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4.5 Li_(1.16)(Ni_(0.25)Mn_(0.75))_(0.84)O_2正极材料的充放电过程结构转变研究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基于快离子导体Li_xBPO_(4+x/2)的原位包覆改性研究第58-72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快离子导体Li_xBPO_(4+x/2)原位改性材料的制备第59-60页
  5.3 快离子导体Li_xBPO_(4+x/2)原位改性材料的形貌及结构分析第60-63页
  5.4 快离子导体Li_xBPO_(4+x/2)原位改性材料的表面研究第63-65页
    5.4.1 改性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3-64页
    5.4.2 改性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64-65页
  5.5 快离子导体Li_xBPO_(4+x/2)原位改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5-69页
    5.5.1 改性材料的倍率性能分析第65-66页
    5.5.2 改性材料的电压下降分析第66-68页
    5.5.3 改性材料的高温性能分析第68-69页
  5.6 快离子导体Li_xBPO_(4+x/2)原位改性材料的界面分析第69-71页
  5.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6 聚阴离子掺杂改性制备表面反位缺陷结构材料第72-88页
  6.1 引言第72-73页
  6.2 表面反位缺陷结构材料的制备第73-74页
  6.3 表面反位缺陷结构材料的形貌及结构分析第74-77页
  6.4 表面反位缺陷结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7-81页
    6.4.1 首次充放电性能分析第77-79页
    6.4.2 循环性能分析第79-80页
    6.4.3 倍率性能分析第80-81页
  6.5 表面反位缺陷的作用机理研究第81-86页
    6.5.1 材料结构转变分析第81-85页
    6.5.2 材料的界面分析第85-86页
  6.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7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纽扣全电池的性能第88-102页
  7.1 引言第88页
  7.2 纽扣全电池的组装第88-90页
  7.3 正负极材料的物性及半电池性能分析第90-93页
    7.3.1 正负极材料的形貌及结构分析第90-91页
    7.3.2 半电池性能分析第91-93页
  7.4 纽扣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3-97页
    7.4.1 正负极材料比例对纽扣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第93-94页
    7.4.2 充放电制度对纽扣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第94-97页
    7.4.3 纽扣全电池的倍率性能第97页
  7.5 纽扣全电池的容量损失机理研究第97-100页
    7.5.1 纽扣全电池的长期循环性能分析第97-98页
    7.5.2 纽扣全电池的交流阻抗分析第98-100页
  7.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8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软包全电池的性能第102-114页
  8.1 引言第102页
  8.2 软包全电池的组装第102-104页
  8.3 正负极材料的形貌分析第104页
  8.4 软包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4-110页
    8.4.1 正负极材料比例对软包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4-108页
    8.4.2 活化电流对软包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8-109页
    8.4.3 压力对软包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9-110页
  8.5 软包全电池的界面研究第110-111页
  8.6 本章小结第111-114页
9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第114-118页
  9.1 主要结论第114-115页
  9.2 后续研究建议第115-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6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36-13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9页

本篇论文共139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重构
高压LiCoPO4正极材料的
硫化聚丙烯腈类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
汤姆·斯托帕德戏剧中的保守主义思
越界:丁布莱克·韦藤贝克戏剧中的
《孙子兵法》英译文功能语境重构研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计算机辅助陶器
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与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评
基于时隙跳频的分布式工业无线网络
云计算中的任务调度算法与虚拟资源
序列数据趋势性知识发现
U2IoT隐私保护研究
复杂场景文本识别技术研究
自然场景图像中文本检测技术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理研究
时滞线性系统的预见控制
旅游推介网站评价问题研究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异象
高阶段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
鞍钢大型铁矿全尾砂胶凝材料与高浓
非线性机械臂位置跟踪控制的研究
特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研
水平振动激励下颗粒物质的分布形态
生物降解2-甲基异莰醇的特性及分子
铜系金属有机骨架构筑及其催化性能
Si-B-C-N系非晶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
含Cr低合金钢CO2/H
耐高温碳化锆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硫酸盐腐蚀环境中井壁混凝土声发射
钽和钛对γ’相强化钴基单晶高温合
GCr15轴承钢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
曲轴智能锻造系统及锻件质量控制研
深海等静压对氢渗透行为的影响
锆合金吸氢/氘开裂行为及机制研究
汽车排气系统用409L铁素体不锈钢冶
外加纳米粒子技术在非调质钢35MnVS
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
赫章采矿及冶炼过程中重金属来源、
矩管柱及矩管混凝土柱与H形钢梁外联
双P型辐射管高效低NOx热过程及性能
二元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合成
基于S-ELM-LUPI模型的多模态情感识
中国情境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
HIV病毒感染与微生物絮凝相关问题的
考虑微结构效应多层结构弹性波的传
弱胶结砂岩细观结构特征与变形破坏
辽东中生代岩浆活动及金铀成矿作用
基于钻进响应的岩石(体)特性识别
银纳米材料制备与生长规律的同步辐
基于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的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制备与自
含磷转炉钢渣磷选择性富集过程中的
水溶液的液固转变以及玻璃化转变的
基于聚多巴胺薄膜的二氧化锰阵列纳
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可
以介孔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钨纳米线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的
热等静压Cr3C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在催化和相
异质结构磁性薄膜的界面相关性能及
SiCp/A357复合材料半固态搅拌铸造工
溶液燃烧合成纳米铁基材料及性能研
纳米结构氧化物基超级电容器电极设
金刚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界面形成机
攀枝花钛铁矿碳热还原过程中碳化钛
矿用自卸车电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模袋法堆坝的尾矿坝稳定性研究
基于能量的露天矿边坡灾变时空演化
斑岩型矿床露天开采储量动态评估方
采场覆岩载荷三带结构模型及其在冲
复杂氧化铜矿碱性浸矿菌种的选育及
酸浸条件下氧化铜矿岩散体孔隙结构
充填体与围岩接触成拱作用机理及强
胶结充填体结构与动力学特性研究及
海滨钛磁铁矿包埋法直接还原—磁选
井下避险空间KO2供氧关
高溜井粉尘产运机理与时空分布特征
高品质镀锡基板夹杂物行为基础研究
稀土对微合金钢中碳化铌溶解与析出
两相区连铸铜锡合金的化学成分和组
Ti-V-Zr/Co储氢合金体系的热力学研
快速热处理工艺对Q&P钢组织性能影响
新型Al-Mg-Cu-Zn铝合金时效析出强化
AA7050铝合金强韧性和成形性改善的
差温轧制对厚板心部变形和组织的影
聚变堆用钇掺杂钨合金的设计、制备
块体金属玻璃本构关系及其多相结构
数控机床可靠性模型理论分析与研究
基于非协调变形理论的冷轧带钢屈曲
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硅的铜质蛇形通
轧制润滑添加剂在铜箔表面的吸附、
TiC-CrMo钢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与性
高强度不锈钢中纳米析出相演变规律
刀剪用高碳马氏体不锈钢8Cr13MoV中
内部残余应力的SWXRD方法及在搅拌摩
邯钢超低碳IF钢冶炼工艺及冷轧板缺
IN718合金环件径轴向轧制微观组织演
H13钢中碳氮化物生成机理及高温演变
6061铝合金新型Al-Si-Ge-Zn(Sr)钎料
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与晶界
超高强中锰钢的Q&P热处理工艺及变形
半焦的形成过程及其与煤粉混合燃烧
高铁赤泥中钪钠选择性分离提取工艺
微细球形TiAl基合金粉末的制备、表
 
锂离子电池论文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论文 快离子导体论文 反位缺陷论文 全电池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ljyi**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