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33页 |
· 转基因作物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转基因玉米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 抗草甘膦EPSPS基因以及抗草甘膦玉米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草甘膦以及抗草甘膦EPSPS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与管理 | 第19-21页 |
·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 第19页 |
·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现状 | 第19-20页 |
·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 第20-21页 |
· 转基因植物中侧翼序列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21-26页 |
· 质粒拯救法(Plasmid rescue) | 第22页 |
· 反向PCR(Inverse PCR, IPCR) | 第22-23页 |
· 单寡核苷酸巢式PCR(SON-PCR, Single 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 | 第23-24页 |
· 捕获PCR(Capture PCR) | 第24页 |
· 热不对称PCR(TAIL-PCR) | 第24-25页 |
· 高效热不对成PCR(Hi-TAIL-PCR) | 第25-26页 |
· 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 第26-31页 |
· 核酸检测技术 | 第27-29页 |
· 蛋白检测技术 | 第29-3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 研究意义 | 第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2 转 2mG2-epsps基因玉米外源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生化试剂 | 第33页 |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3-36页 |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36页 |
· 样品DNA提取 | 第36页 |
· PCR检测植株 | 第36-37页 |
· 玉米RNA提取 | 第37-38页 |
· RT-PCR分析 | 第38-39页 |
· Western Bolt分析外源蛋白表达 | 第39-41页 |
· 组织蛋白样品制备 | 第41-44页 |
· 试纸条检测抗草甘膦玉米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1页 |
· 电泳检测玉米基因组提取质量 | 第44-45页 |
· PCR检测提取DNA的质量 | 第45-46页 |
· PCR 检测转基因植株 | 第46页 |
· 2mG2-epsps转录分析 | 第46-47页 |
· Western Blot分析外源蛋白 2mG2-epsps表达情况 | 第47-50页 |
· G2-EPSPS试纸条检测转基因玉米及其检错率分析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3 转 2mG2-epsps基因玉米外源T-DNA插入拷贝数分析 | 第53-6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3-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 生化试剂 | 第53页 |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53-55页 |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55页 |
· 玉米基因组的提取 | 第55页 |
· ddPCR检测插入外源基因拷贝数 | 第55-57页 |
· Southernbolt检测插入外源基因拷贝数 | 第57-59页 |
·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 转 2mG2-epsps基因玉米拷贝数分析 | 第59-60页 |
· 讨论 | 第60-62页 |
4 转 2mG2-epsps基因玉米T-DNA侧翼序列分析与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建立 | 第62-8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9页 |
·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 生化试剂 | 第62页 |
· hiTAIL-PCR获取T-DNA侧翼序列与长片段扩增 | 第62-69页 |
· 转基因玉米品系D特异性检测方法建立 | 第69-71页 |
· 转基因玉米品系D定性PCR检测方法 | 第69-7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1-83页 |
· 侧翼序列克隆与分析 | 第71-76页 |
· 验证获得的两个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 | 第76-78页 |
· 转基因玉米品系D定性PCR特异性检测方法建立 | 第78-83页 |
· 讨论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99-100页 |
附录 | 第10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