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社会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参与优势研究 | 第15-16页 |
1.3.2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中存在有关问题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3 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3.4 有关老年人需求以及相关需求的满足方法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5 研究述评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0-22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2-24页 |
2.1.1 社区 | 第22页 |
2.1.2 社区养老 | 第22-23页 |
2.1.3 社会组织 | 第23-24页 |
2.2 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福利多元理论 | 第24-25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页 |
2.2.3 社会治理理论 | 第25-26页 |
2.2.4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L社区养老中的社会组织参与状况 | 第27-35页 |
3.1 L社区的老龄人口构成及养老结构 | 第27-28页 |
3.1.1 L社区的老龄人口构成 | 第27页 |
3.1.2 L社区的养老结构 | 第27-28页 |
3.2 L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形式与内容 | 第28-32页 |
3.2.1 L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形式 | 第28-30页 |
3.2.2 L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内容 | 第30-32页 |
3.3 L社区养老中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结构 | 第32-33页 |
3.4 L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主要成效 | 第33-34页 |
3.4.1 家庭服务中心成为L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绝对主力 | 第33页 |
3.4.2 社会组织举办的活动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 | 第33页 |
3.4.3 与物业公司的合作让老人得到更多生活便利 | 第33页 |
3.4.4 高校社会组织进行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评估 | 第33-34页 |
3.4.5 高校社会组织不断丰富老年人社交生活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L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5-44页 |
4.1 L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主要问题 | 第35-41页 |
4.1.1 居民的相关概念很模糊 | 第35-39页 |
4.1.2 L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不足 | 第39-40页 |
4.1.3 L社区的社会组织欠缺足量适格的专业人才 | 第40页 |
4.1.4 社会组织与L社区之间缺乏科学的沟通机制 | 第40-41页 |
4.2 L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3页 |
4.2.1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宣传不足 | 第41页 |
4.2.2 相关政策、法规操作性不强 | 第41-42页 |
4.2.3 L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单一 | 第42页 |
4.2.4 社会组织对专业人才的行业吸引力不足 | 第42-43页 |
4.2.5 信息化建设滞后 | 第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国外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经验与借鉴 | 第44-53页 |
5.1 英国 | 第44-46页 |
5.1.1 英国社会组织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参与 | 第44页 |
5.1.2 英国政府、社会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相关措施 | 第44-45页 |
5.1.3 启示 | 第45-46页 |
5.2 美国 | 第46-49页 |
5.2.1 美国社会组织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参与 | 第46-47页 |
5.2.2 美国政府、社会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相关措施 | 第47-48页 |
5.2.3 启示 | 第48-49页 |
5.3 日本 | 第49-51页 |
5.3.1 日本社会组织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参与 | 第49-50页 |
5.3.2 日本政府、社会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相关措施 | 第50-51页 |
5.3.3 启示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完善社区养老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对策建议 | 第53-61页 |
6.1 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 | 第53-54页 |
6.1.1 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 | 第53页 |
6.1.2 制定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奖励政策 | 第53-54页 |
6.1.3 兼顾女性老年群体占比较高的社会特点 | 第54页 |
6.1.4 给予民间参与者更多政策优惠及空间 | 第54页 |
6.2 推广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理念 | 第54-56页 |
6.2.1 政府对于相关理念的推广义不容辞 | 第54-55页 |
6.2.2 基层组织是做好社区养老理念推广的重要主体 | 第55页 |
6.2.3 街道可以在相关理念推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55页 |
6.2.4 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容忽视 | 第55页 |
6.2.5 应当有意识地对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进行舆论引导和改进 | 第55-56页 |
6.3 开源节流,逐步满足社会组织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需求 | 第56-57页 |
6.3.1 保证充足的财政拨款、开拓社会组织的资金源头 | 第56-57页 |
6.3.2 建立严谨规范的资金使用及管理体系 | 第57页 |
6.4 社会组织应不断丰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 第57-59页 |
6.4.1 在老年人的知识普及上下功夫 | 第57-58页 |
6.4.2 善用科技手段、提供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 | 第58页 |
6.4.3 为老年人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心理慰藉 | 第58-59页 |
6.4.4 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需求 | 第59页 |
6.4.5 专业人才是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石 | 第59页 |
6.5 促成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信息共享 | 第59-60页 |
6.5.1 逐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互信 | 第59-60页 |
6.5.2 科学整合社区养老需求端与社会组织资源端 | 第60页 |
6.5.3 施行社区养老各方要素的全市联网登记制度 | 第6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