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8-19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1.3.1 股权结构 | 第21页 |
1.3.2 监事会治理 | 第21-23页 |
1.3.3 监事会治理有效性 | 第23-2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4-2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1.6 本文的创新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2-46页 |
2.1 股权结构 | 第32-39页 |
2.1.1 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 第32-33页 |
2.1.2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33-37页 |
2.1.3 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关系 | 第37-38页 |
2.1.4 股权结构与监事会治理的关系 | 第38-39页 |
2.2 监事会治理绩效 | 第39-40页 |
2.3 监事会治理有效性 | 第40-44页 |
2.3.1“有效说” | 第40-42页 |
2.3.2“无效说” | 第42-44页 |
2.4 监事会特征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监事会治理有效性的规范分析 | 第46-61页 |
3.1 缔约者利益 | 第46-48页 |
3.2“常勤监督者” | 第48-50页 |
3.3 监事会治理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 第50-53页 |
3.4 我国监事会治理制度分析 | 第53-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不同股权结构状态下监事会治理有效性案例分析 | 第61-71页 |
4.1 股权高度集中的国有公司监事会治理有效性分析 | 第61-62页 |
4.2 股权相对集中、股权非制衡的国有公司监事会治理有效性分析:以南京医药为例 | 第62-65页 |
4.3 股权分散、股权制衡的非国有公司监事会治理有效性分析:以银广夏为例 | 第65-68页 |
4.4 股权相对集中、股权制衡的中外合资公司监事会治理有效性分析:以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M公司为例 | 第68-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股权结构影响监事会治理的实证分析 | 第71-100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71-72页 |
5.2 统计检验方法 | 第72页 |
5.3 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72-75页 |
5.3.1 监事会治理 | 第72-73页 |
5.3.2 股权结构 | 第73-75页 |
5.4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75页 |
5.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75-80页 |
5.5.1 监事会治理描述 | 第75-78页 |
5.5.2 股权结构描述 | 第78-80页 |
5.6 股权结构影响监事会治理的统计检验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5.7 股权结构影响监事会治理的回归分析 | 第84-99页 |
5.7.1.股权结构影响监事会治理的回归分析模型 | 第84-85页 |
5.7.2.股权结构影响监事会治理的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85-92页 |
5.7.3.股权结构影响监事会治理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92-9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不同股权结构状态下监事会治理影响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 第100-153页 |
6.1 研究假设 | 第100-105页 |
6.2 基本模型与分析方法 | 第105-106页 |
6.3 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106-108页 |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08-111页 |
6.4.1 代理成本描述 | 第109页 |
6.4.2 董事会及经营层特征描述 | 第109-111页 |
6.5 实证分析结果 | 第111-147页 |
6.5.1 全样本公司监事会影响代理成本实证分析结果 | 第112-115页 |
6.5.2 不同股权性质公司监事会影响代理成本实证分析结果 | 第115-120页 |
6.5.3 不同股权集中度公司的监事会影响代理成本实证分析结果 | 第120-125页 |
6.5.4 不同股权制衡度公司的监事会影响代理成本实证分析结果 | 第125-130页 |
6.5.5 不同股权结构状态下监事会影响代理成本实证分析结果 | 第130-147页 |
6.6 讨论 | 第147-151页 |
6.6.1 监事会独立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147-149页 |
6.6.2 监事会权威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149-150页 |
6.6.3 监事会积极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150-151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七章 不同股权结构状态下监事会治理影响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53-192页 |
7.1 研究假设 | 第153-157页 |
7.2 基本模型与分析方法 | 第157页 |
7.3 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157-159页 |
7.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59页 |
7.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59-189页 |
7.5.1 全样本公司监事会治理影响公司绩效实证分析结果 | 第160-162页 |
7.5.2 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监事会影响公司绩效实证分析结果 | 第162-166页 |
7.5.3 不同股权集中度的公司监事会影响公司绩效实证分析结果 | 第166-170页 |
7.5.4 不同股权制衡度的公司监事会影响公司绩效实证分析结果 | 第170-174页 |
7.5.5 不同股权结构状态下监事会影响公司绩效实证分析结果 | 第174-189页 |
7.6 讨论 | 第189-191页 |
7.6.1 监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第189页 |
7.6.2 监事会权威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第189-190页 |
7.6.3 监事会积极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第190-191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91-19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192-208页 |
8.1 结论 | 第192-198页 |
8.2 管理启示 | 第198-203页 |
8.2.1 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股权结构 | 第198-199页 |
8.2.2 扩大监事会规模,改善监事会结构,增强监事会独立性 | 第199-200页 |
8.2.3 提升监事会监督能力,树立监事会权威性 | 第200-202页 |
8.2.4 实施经济激励,激发监事会积极性 | 第202-203页 |
8.3 创新点 | 第203-205页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205-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20页 |
附录 | 第220-30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00-301页 |
致谢 | 第301-303页 |
附件 | 第3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