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4-38页 |
一、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形成、渊源及理论内涵 | 第14-18页 |
(一) “理筋”概念的外延及“理筋为先”的基本含义 | 第14-15页 |
(二) “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渊源 | 第15-16页 |
(三) “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16-18页 |
二、关于“筋”、“经筋”历代文献提要钩玄及现代研究 | 第18-30页 |
(一) 结合骨骼肌生理从中医学角度更深入地认识“筋” | 第18-27页 |
· 中医学“筋”的概念——关于骨骼肌的属性是“筋”还是“肉”的争论 | 第19-21页 |
· 关于骨骼肌的分类及生理特点 | 第21-24页 |
· 对“筋结”与“扳机点”的认识 | 第24-25页 |
· “筋”与“肉”的中医学内涵及其关系 | 第25-27页 |
(二) “经筋”的概念及“经筋”理论 | 第27-30页 |
· “经筋”的概念 | 第27页 |
· “经筋”理论 | 第27-28页 |
· “经筋”理论的进一步发挥 | 第28-30页 |
三、关于“理筋”及“正骨理筋”之各家学说 | 第30-34页 |
(一) “正骨理筋”之历史沿革 | 第30-31页 |
(二) “正骨理筋”之学术流派 | 第31-34页 |
· 少林伤科 | 第31页 |
· 道家(武当)伤科 | 第31页 |
· 平乐郭氏正骨 | 第31-32页 |
· 上海石氏伤科 | 第32页 |
· 北京刘氏正骨 | 第32-33页 |
· 上海魏氏伤科 | 第33页 |
· 福建林氏正骨 | 第33-34页 |
· 天津苏氏正骨 | 第34页 |
四、对“理筋”的现代认识 | 第34-38页 |
第二部分 姚新苗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 第38-58页 |
一、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学术思想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 | 第38-49页 |
(一) 骨质疏松治疗中“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体现 | 第38-39页 |
(二) 肩凝症治疗中“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体现及临证经验 | 第39-42页 |
· 病位病因病机 | 第39-40页 |
· 辨证论治 | 第40页 |
· 针刀、手法操作及练功 | 第40-41页 |
· 医案举隅 | 第41-42页 |
(三) 慢性腰腿痛治疗中“理筋为先”思想的体现及临证经验 | 第42-45页 |
· 理筋为先——综合运用中医非药物技术手段 | 第42-43页 |
· 从风论治、从肝论治——把握整体与局部 | 第43页 |
· 练功导引——古今交融、中西交融 | 第43-44页 |
· 医案举隅 | 第44-45页 |
(四) 姚新苗教授认为中医导引与现代康复医学中的主动康复训练理念暗合 | 第45-49页 |
· 导引的历史及其要素 | 第45-46页 |
· 导引的现状 | 第46页 |
· 国内脊柱常见病症的治疗现状 | 第46-47页 |
· 导引与现代脊柱康复医学的关系 | 第47-49页 |
(五) 针刀技术与理筋手法的结合 | 第49页 |
二、姚新苗教授骨伤科学术经验述要 | 第49-58页 |
(一) 注重理论探讨,强调中医思辨能力 | 第50-51页 |
(二) 重视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升科学理念 | 第51-52页 |
(三) 科学与经验相结合,求因论治 | 第52-53页 |
(四) 以针刀技术、中药为核心,强调中医综合治疗 | 第53-54页 |
(五) 练功导引治未病——古今相融、中西交融 | 第54-55页 |
(六) 树立中医骨伤疾病的筋骨平衡观 | 第55页 |
(七) 继承与发扬,积极创新 | 第55-58页 |
第三部分 姚新苗教授学术经验的临床及创新研究 | 第58-68页 |
一、姚新苗教授的中医综合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 第58-63页 |
(一) 资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 研究对象 | 第58-59页 |
· 病例分组 | 第59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59-60页 |
· A组中医综合技术治疗 | 第59页 |
· B组颈椎牵引配合针灸物理疗法治疗 | 第59-60页 |
· 疗效评价 | 第60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60页 |
(三) 结果 | 第60-61页 |
· 纳入研究的患者一般情况 | 第60页 |
·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第60页 |
·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1月、6月JOA、NDI及VAS评分 | 第60-61页 |
(四) 分析与讨论 | 第61-62页 |
·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61页 |
· 姚新苗教授中医综合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 | 第61-62页 |
· 姚新苗教授中医综合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 第62页 |
(五) 小结 | 第62-63页 |
二、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学术思想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中的创新研究 | 第63-68页 |
(一) 股骨颈骨折复位复位技术述要 | 第63-66页 |
· 术中利用牵引床牵引复位技术概述 | 第64页 |
· 闭合复位法的改良——“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 | 第64-65页 |
· Gotfried复位法 | 第65-66页 |
(二) “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启发下针对复位技术的改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