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背景 | 第15-35页 |
1 引言 | 第15-35页 |
· 非寄主抗性 | 第15-17页 |
· 活性氧与植物抗病性 | 第17-24页 |
· 活性氧的种类 | 第17-18页 |
· 活性氧的产生机制 | 第18-19页 |
· 高浓度的活性氧造成的氧化损伤 | 第19-20页 |
· 低浓度的活性氧在植物中的作用 | 第20-24页 |
· AtWRKY8和AtWRKY6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 AtWRKY8和AtWRKY6蛋白结构 | 第24-25页 |
· AtWRKY8和AtWRKY6的表达 | 第25-26页 |
· AtWRKY6和AtWRKY8的抗逆抗病调控作用及机制 | 第26-28页 |
· 植物乙醇酸氧化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 乙醇酸氧化酶在植物中的分布 | 第29页 |
· 乙醇酸氧化酶的结构和特征 | 第29-30页 |
· 植物乙醇酸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 第30-31页 |
· 乙醇酸氧化酶在植物抗逆和抗病性中的调控作用 | 第31-3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拟南芥WRKY6和WRKY8基因的抗病调控功能分析 | 第35-93页 |
1 前言 | 第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1页 |
· 材料 | 第35-36页 |
· 植物材料及种植 | 第35-36页 |
· 供试病原物 | 第36页 |
· 供试培养基与试剂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41页 |
· 拟南芥接种Xoo的条件优化 | 第36页 |
· 拟南芥WRKY6和WRKY8的敲除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的表型分析 | 第36-37页 |
· 病原菌接种分析 | 第37页 |
· 拟南芥WRKY6和WRKY8基因对不同病原物接种的表达响应 | 第37-40页 |
· Xoo接种处理后WRKY基因突变体及过表达植株中活性氧的检测 | 第40页 |
· PAMP诱导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 | 第40-41页 |
· 胼胝质积累的检测 | 第41页 |
· 转录组RNA Sequencing分析 | 第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90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Ss的抗性调控功能及机制 | 第41-50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的表型观察 | 第41-42页 |
· AtWRKY6和AtWRKY8敲除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对Ss的抗病性表型分析 | 第42-45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对植株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5-50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Xoo的非寄主抗性调控功能及机制 | 第50-58页 |
· 拟南芥接种Xoo的条件优化 | 第50-51页 |
· AtWRKY6和AtWRKY8对接种Xoo的表达响应 | 第51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Xoo介导的过敏性坏死反应的调控作用 | 第51-53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Xoo诱导的活性氧积累检测 | 第53-54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Xoo诱导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4-58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PTI和DTI抗性的调控作用 | 第58-61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细菌PAMP(flg22)触发的活性氧积累的调控作用 | 第59-60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真菌PAMP(chitin)触发活性氧积累的调控作用 | 第60-61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植物DAMP(AtPep1)触发的活性氧积累的调控作用 | 第61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病原菌接种诱导的胼胝质积累的调控作用 | 第61-62页 |
· Ss接种处理前后wrky6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的转录组RNASequencing分析 | 第62-90页 |
· AtWRKY6基因的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组成性(接种Ss0 h)转录组比较分析 | 第63-72页 |
· AtWRKY6基因的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接种Ss7 h时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 第72-90页 |
4 讨论 | 第90-93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作用 | 第90页 |
· AtWRKY6和AtWRKY8基因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机制 | 第90-93页 |
第三章 本氏烟乙醇酸氧化酶基因家族鉴定及抗病功能分析 | 第93-117页 |
1 前言 | 第9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3-99页 |
· 材料 | 第93-95页 |
· 植物材料及种植 | 第93-94页 |
· 供试菌株及载体 | 第94页 |
· 供试病原物及培养基 | 第94页 |
· 供试酶及化学试剂 | 第94-95页 |
· 方法 | 第95-99页 |
· GOX及HAOX基因功能的VIGS分析 | 第95-9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9-114页 |
· 本氏烟G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 第99-105页 |
· 本氏烟GOX基因家族的鉴定 | 第99-100页 |
· 本氏烟与拟南芥GOX基因家族的序列比较分析 | 第100-105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抗病调控功能的VIGS分析 | 第105-114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沉默结构构建及其对TRV抗性调控作用分析 | 第105-106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对Xoo介导的过敏性坏死反应的调控作用 | 第106-108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对Ss的抗病调控作用 | 第108-109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对PTI抗性的调控作用 | 第109-110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对Xoo诱导活性氧的调控作用 | 第110-111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对NADPH氧化酶基因RbohD和RbohF表达的影响 | 第111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沉默对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 NbHAOX8、NbGOX1和NbGOX4单个基因沉默对其他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4 讨论 | 第114-117页 |
· 本氏烟G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序列特点 | 第114-115页 |
· 本氏烟GOX和HAOX基因的抗病调控功能及抗病机制 | 第115-117页 |
第四章 全文小结与研究展望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附录 附表以及论文相关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第131-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