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8页 |
1 家蚕丝腺的发育与退化 | 第13-21页 |
1.1 丝腺的发生与发育 | 第13-14页 |
1.2 丝腺细胞的自噬与凋亡 | 第14-19页 |
1.3 丝腺程序性死亡与30K蛋白合成 | 第19-20页 |
1.4 丝腺程序性死亡的研究价值 | 第20-21页 |
2 家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及表达缺陷丝腺退化模型 | 第21-28页 |
2.1 丝胶蛋白的组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 | 第21-22页 |
2.2 丝素蛋白的组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 | 第22-24页 |
2.3 Nd裸蛹系统丝蛋白基因表达缺陷丝腺退化模型 | 第24-27页 |
2.4 裸蛹系统的开发利用 | 第27-28页 |
3 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及优化思路 | 第28-32页 |
3.1 丝腺生物反应器的优势 | 第28-29页 |
3.2 丝腺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3.3 丝腺生物反应器的优化方向 | 第32页 |
4 高蛋白/氨基酸血症动物模型 | 第32-34页 |
4.1 人类低/高蛋白血症及其相关模型 | 第33-34页 |
4.2 家蚕在生物医药及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地位 | 第34页 |
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家蚕后部丝腺转基因突变系统的构建及其表型分析 | 第38-58页 |
1 试验动物 | 第39页 |
2 试验试剂 | 第39-42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0-41页 |
2.3 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3 试验方法 | 第42-48页 |
3.1 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3.2 胚胎的显微注射及转基因个体筛选 | 第43页 |
3.3 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43页 |
3.4 HE染色 | 第43-44页 |
3.5 DAPI染色 | 第44页 |
3.6 酚/氯仿法基因组DNA抽提 | 第44页 |
3.7 反向PCR | 第44-46页 |
3.8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6页 |
3.9 DNA回收、纯化、测序及分析 | 第46页 |
3.10 后部丝腺总RNA提取 | 第46-47页 |
3.11 总RNA的消化 | 第47页 |
3.12 RNA反转录及SqRT-PCR反应 | 第47页 |
3.13 蛋白质的提取 | 第47页 |
3.14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47-48页 |
3.15 Western Blot | 第48页 |
4 试验结果 | 第48-55页 |
4.1 外源基因Hpl的设计及转基因突变系统TBH(Hpl/Hpl)的建立 | 第48-51页 |
4.2 突变系统TBH家蚕Hpl基因表达鉴定 | 第51-52页 |
4.3 TBH家蚕丝腺发育异常的表型分析 | 第52-55页 |
5 讨论与小结 | 第55-58页 |
第三章 降低家蚕内源丝蛋白表达对外源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8-73页 |
1 试验动物 | 第59页 |
2 试验试剂 | 第59页 |
3 试验方法 | 第59-62页 |
3.1 总RNA的提取及消化 | 第59页 |
3.2 RNA反转录及SqRT-PCR反应 | 第59-60页 |
3.3 实时定量PCR | 第60页 |
3.4 转录组学测序(RNA-Seq) | 第60页 |
3.5 茧丝蛋白的提取 | 第60页 |
3.6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60页 |
3.7 SDS-PAGE | 第60-61页 |
3.8 蛋白质染色 | 第61页 |
3.9 Westem Blot | 第61页 |
3.10 茧丝物理性能测定 | 第61-62页 |
4 试验结果 | 第62-70页 |
4.1 外源重组蛋白HPL表达效率 | 第62-64页 |
4.2 TBH与野生型后部丝腺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比较 | 第64-68页 |
4.3 TBH茧丝的物理性能 | 第68-70页 |
5 讨论与小结 | 第70-73页 |
第四章 突变体TBH家蚕丝腺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30K蛋白的表达 | 第73-88页 |
1 试验动物 | 第73页 |
2 试验试剂 | 第73-74页 |
3 试验方法 | 第74-75页 |
3.1 石蜡切片的制作 | 第74页 |
3.2 HE染色及DAPI染色 | 第74页 |
3.3 活性氧检测 | 第74页 |
3.4 蛋白提取及浓度的测定 | 第74页 |
3.5 Western Blot | 第74页 |
3.6 免疫组化 | 第74-75页 |
3.7 DNA Ladder | 第75页 |
3.8 RNA的提取、消化、转录、半定量与定量PCR及电泳 | 第75页 |
4 试验结果 | 第75-86页 |
4.1 TBH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丝腺退化延迟 | 第75-78页 |
4.2 TBH家蚕后部丝腺退化过程中自噬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 第78-81页 |
4.3 TBH家蚕后部丝腺退化过程中相关蛋白质的修饰变化 | 第81-82页 |
4.4 TBH家蚕后部丝腺退化过程中30K蛋白表达分析 | 第82-85页 |
4.5 TBH丝腺退化过程中的活性氧水平分析 | 第85-86页 |
5 讨论与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高蛋白/高氨基酸血症家蚕动物模型 | 第88-98页 |
1 试验动物 | 第88页 |
2 试验试剂 | 第88页 |
3 试验方法 | 第88-90页 |
3.1 死亡率统计方法 | 第88-89页 |
3.2 血清蛋白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 第89页 |
3.3 血清总游离氨基酸样品的提取方法 | 第89页 |
3.4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 第89-90页 |
3.5 Western Blot | 第90页 |
4 试验结果 | 第90-96页 |
4.1 TBH家蚕幼虫吐丝及蛹期血淋巴蛋白浓度 | 第90-91页 |
4.2 TBH家蚕幼虫吐丝及蛹期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91-94页 |
4.3 TBH家蚕幼虫吐丝及蛹期死亡率 | 第94-96页 |
4.4 高血/高氨基酸血症对TBH个体的生殖影响 | 第96页 |
5 讨论与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8-101页 |
1 论文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2 论文创新点 | 第99页 |
3 后续研究展望与建议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22页 |
会议与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22-123页 |
资助项目 | 第123-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124-125页 |
文中主要缩略词表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