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32页 |
1.1 水稻功能基因研究 | 第12-21页 |
1.1.1 水稻功能基因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1.2 水稻产量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6-21页 |
1.2 Fruit-Weight2.2-Like基因研究概述 | 第21-28页 |
1.2.1 Fruit-Weight2.2基因功能研究 | 第21-23页 |
1.2.2 Fruit-Weight2.2-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23-28页 |
1.3 BIBAC大片段遗传转化 | 第28-3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45页 |
2.1 水稻和玉米材料 | 第32页 |
2.2 载体、菌株 | 第32-36页 |
2.3 Shotgun文库的构建 | 第36-39页 |
2.3.1 载体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2 BAC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37-38页 |
2.3.3 超声波断裂DNA | 第38页 |
2.3.4 DNA的末端修复和大小选择 | 第38-39页 |
2.3.5 目标DNA与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 第39页 |
2.4 原生质体转化 | 第39-40页 |
2.5 原核表达与纯化 | 第40-42页 |
2.5.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2.5.2 菌体的诱导表达 | 第41页 |
2.5.3 His标签蛋白的纯化 | 第41-42页 |
2.6 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42-43页 |
2.6.1 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2.6.2 GUS染色 | 第43页 |
2.7 水稻的种植和考察 | 第43-44页 |
2.8 扫描电镜观察颖壳内表皮细胞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85页 |
3.1 水稻粒重QTL候选基因分析 | 第45-57页 |
3.1.1 水稻粒重QTL区段分析 | 第45-48页 |
3.1.2 BAC克隆Shotgun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第48-51页 |
3.1.3 BIBAC载体构建与转化 | 第51-57页 |
3.2 水稻Fruit-Weight2.2-Like基因家族分析 | 第57-85页 |
3.2.1 水稻Fruit-Weight2.2-Lik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61页 |
3.2.2 OsFWL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61-69页 |
3.2.3 OsFWL基因编码的蛋白特性 | 第69-74页 |
3.2.4 OsFWL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74-85页 |
4. 讨论与展望 | 第85-93页 |
4.1 BIBAC遗传转化 | 第85页 |
4.2 OsFWL基因家族进化 | 第85-86页 |
4.3 OsFWL基因启动子分析 | 第86-88页 |
4.4 OsFWL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88-89页 |
4.5 OsFWL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89-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1页 |
附录A | 第111-123页 |
Protocol 1:Plasmid DNA extraction | 第111-113页 |
Protocol 2:Plant DNA Extraction (CTAB method) | 第113-114页 |
Protocol 3:TRIzol Reagent RNA Isolation Method | 第114-115页 |
Protocol 4: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 第115-117页 |
Protocol 5:PCR Purification | 第117-118页 |
Protocol 6:SDS-PAGE | 第118-120页 |
Protocol 7: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 第120-123页 |
附录B 简历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