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10 页
引言第10-11 页
第一章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概述第11-19 页
  第一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称谓确定第11-13 页
    一、股东双重代表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第11 页
    二、支持“股东派生诉讼”称谓的理由第11-12 页
    三、支持“股东代表诉讼”称谓的理由第12 页
    四、支持“股东代位诉讼”称谓的理由第12-13 页
    五、“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称谓确定第13 页
  第二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概念界定第13-15 页
    一、关于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各种定义第13-14 页
    二、对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各种定义的分析第14 页
    三、本文对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定义第14-15 页
    四、股东三重代表诉讼及股东多重代表诉讼第15 页
  第三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发展的沿革第15-19 页
    一、关于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起源的判例——“瑞恩诉列文沃斯”案第16 页
    二、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产生(1930 年之前)第16-17 页
    三、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确立(1930 年至1950 年间)第17-18 页
    四、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发展(1960 年以后)第18-19 页
第二章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理论基础第19-28 页
  第一节 支持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判例理论第19-22 页
    一、双重受托人理论(Double Fiduciary Theory )第19-20 页
    二、法人人格否认理论(Piercing Corporate Veil)第20-21 页
    三、共同支配理论(Common Control)第21 页
    四、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第21-22 页
  第二节 支持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学说第22-24 页
    一、修正的共同支配理论第22 页
    二、特定履行理论(Specific Performance Theory)第22-23 页
    三、补偿和威慑功能理论第23-24 页
  第三节 反对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理由第24-26 页
    一、反对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一个判例—“安特迈耶诉瓦赫公司”案第24 页
    二、理由一:其他救济手段的存在第24-25 页
    三、理由二:违反同时持有股份原则第25-26 页
    四、小结第26 页
  第四节 小结第26-28 页
第三章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功能价值和法律特征第28-38 页
  第一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提起权的性质第28-30 页
    一、股东双重代表诉讼提起权是共益权第28 页
    二、股东双重代表诉讼提起权是少数股东权第28-29 页
    三、股东双重代表诉讼提起权兼具代表性和代位性第29-30 页
  第二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功能价值第30-32 页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功能价值第30 页
    二、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功能价值之一——保护母公司股东的利益第30-31 页
    三、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功能价值之二——维护母子公司治理结构的均衡第31-32 页
  第三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法律特征第32-35 页
    一、原告是母公司股东第32-33 页
    二、被告是子公司或母公司之董事、监事、高管及实际控制人等第33-34 页
    三、诉因是子公司遭受侵害而子公司和母公司均未向侵害人请求赔偿第34-35 页
  第四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之比较分析第35-38 页
    一、股东双重代表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相同之处第35-36 页
    二、股东双重代表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不同之处第36-38 页
第四章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行使研究第38-45 页
  第一节 同时持有股份原则与继续持有股份原则第38-41 页
    一、同时持有股份原则第38-39 页
    二、继续持有股份原则第39-40 页
    三、对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的要求第40-41 页
  第二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适用条件及适用情形第41-43 页
    一、适用条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要求第41-42 页
    二、适用情形——管理层受信义务的违反第42-43 页
  第三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和诉讼费用担保第43-45 页
    一、前置程序——穷尽内部救济手段第43-44 页
    二、诉讼费用担保第44-45 页
第五章 我国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构建之建议第45-53 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之检讨第45-46 页
    一、关于母子公司的规定第45 页
    二、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第45-46 页
  第二节 关于股东双重代表诉讼是否应引入我国立法的争论第46-48 页
    一、各国立法概况第46-47 页
    二、关于韩国公司法引进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两种不同态度第47 页
    三、我国应采取司法解释的方式引入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第47-48 页
  第三节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设计第48-53 页
    一、适用条件与适用情形第48-49 页
    二、诉讼当事人第49-50 页
    三、对起诉股东的特别要求第50-51 页
    四、相关程序要求第51-53 页
结论第53-54 页
参考文献第54-56 页

本篇论文共5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研究
论保险近因的原理与适用
论公司捐赠的理论基础与法律规制
电损伤与烧伤皮肤上皮细胞极性化机
面向汽车运行工况仿真的车辆跟驰云
筑路设备车辆的造型艺术因素与人机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沈北新区路网
侧风下重型商用货车气动特性的模拟
内幕信息的界定标准
客车气压ABS与姿态预警装置的硬件在
论公司成立前合同债务承担
重型车AMT电液换档执行机构特性的仿
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确权标准研究
论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法律责任
商用车气压防抱死制动系统综合测控
小排量增压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
论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破产程序中的
信义关系的性质与效力研究--以信托
某乘用车平台踏板组与管路系统布置
混合动力汽车专用发动机高效区的研
公司信义人违反忠实义务案件的民事
基于自动代码生成的EPS电机电流跟随
小型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权法律制度研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
并联混合动力轿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银行破产的公共政策及其制度支持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年薪制及其完善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破产财产范围研究
某轻型客车非正常制动抱死分析与改
广告型垃圾短信法律问题研究
某轿车机械式紧急制动辅助装置设计
有限合伙之有限合伙人责任研究
面向阻尼匹配的分体式手动阻尼可调
基于内流场数值计算的液力缓速器结
论经济法视野下的经营者
旅游业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研究
荐证广告的法律规制研究--以广告荐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反洗钱的法律制度
非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
公司僵局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公司资本制度与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
论财政收入的法律规制
关于沿海内河船舶“一切险”问题的
双行星排式液驱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
论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构建与完
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车操纵稳定性仿
论公司收购中的中小股东保护--以收
总装车间生产效率优化及改善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强制分配股利之
混合动力轿车制动踏板行程模拟器及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仿驾驶员预瞄行为
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的主要规范
论我国民办学校的税法规制--以“合
AMT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电机电池协调控制的混合动力再
浅析先公司合同的民事责任归属问题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
论反垄断法对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
混合动力轿车主动真空助力装置特性
律师担任破产管理人制度若干问题探
试论我国公司法上资本充实责任制度
乘用车前部吸能结构的快速参数化建
软法兴起下的经济法之治--以经济法
轻型车弱附着地面转向制动/驱动稳定
提高少片簧承载能力的设计方法研究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之法律机制研
基于CCP协议的EPS在线标定系统
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浅析--以我国国
论破产免责的立法模式与制度构建
破产重整中的债权保护研究
基于交流电机驱动的机电混合模拟汽
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研究
QTpd、QRS宽度和QRS额面
干式与湿式离合器对AMT起步性能影响
基于路径行驶的无人车辆的集成导航
某车正面碰撞车身安全性能研究
扭杆式半独立悬架性能分析与优化
 
股东代表诉讼论文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论文 母子公司论文 受信义务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China20**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