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9
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
页 |
1. 弓形虫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23
页 |
·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17
页 |
· 病原学检查 | 第11-12
页 |
· 直接涂片或组织切片检测法 | 第11
页 |
· 动物接种 | 第11
页 |
· 细胞培养 | 第11-12
页 |
· 卵囊检测法 | 第12
页 |
· 免疫学检测 | 第12-15
页 |
· 染色实验(Sabin-Feldman dye test DT) | 第12
页 |
· 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IHAT) | 第12-13
页 |
· 乳胶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LAT) | 第13
页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 第13-14
页 |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IFA) | 第14-15
页 |
· 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A) | 第15
页 |
· 固相免疫凝集实验(SPIHA) | 第15
页 |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15-17
页 |
· PCR技术 | 第15-17
页 |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第17
页 |
· 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17-19
页 |
· 人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7-18
页 |
·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8-19
页 |
· 其他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9
页 |
· 弓形虫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 | 第19-23
页 |
· 化学治疗 | 第20-21
页 |
· 中药治疗 | 第21-22
页 |
· 免疫治疗 | 第22-23
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
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4-27
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
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4
页 |
· ELISA缓冲液 | 第24
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7
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24-25
页 |
· AG-ELISA方法 | 第25
页 |
· 弓形虫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 第25
页 |
· 自然流行状态下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
页 |
· 防治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后抗体的检测 | 第25-27
页 |
4. 结果 | 第27-33
页 |
· 自然流行状态下四次弓形虫抗体的检测结果 | 第27-29
页 |
· 2008年8月的检测结果 | 第27
页 |
· 2008年11月的检测结果 | 第27-28
页 |
· 2009年2月的检测结果 | 第28
页 |
· 2009年5月的检测结果 | 第28-29
页 |
· 弓形虫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 第29-30
页 |
· 防控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第30-31
页 |
· 化学药物防治 | 第30-31
页 |
· 化学药物的选择 | 第30
页 |
· 用药时间和剂量的确定 | 第30-31
页 |
· 管理方式的改进 | 第31
页 |
· 防控方案实施效果 | 第31-33
页 |
· 2009年11月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 第31
页 |
· 2010年2月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 第31-32
页 |
· 方案实施前后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变化 | 第32-33
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3-35
页 |
· 猪弓形虫病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33
页 |
· 季节对猪弓形虫病传播的影响 | 第33-34
页 |
· 不同生产阶段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 第34
页 |
· 防控方案制定以及效果的讨论 | 第34-35
页 |
结论 | 第35-36
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
页 |
致谢 | 第4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