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7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社会形态理论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发展观的伟大变革 | 第17-26页 |
(一) 指出了社会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过程 | 第17-20页 |
·社会发展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现的 | 第17-18页 |
·社会发展是在人的利益驱使下实现的 | 第18-19页 |
·社会发展是在人的实践推动下实现的 | 第19-20页 |
(二) 奠定了科学研究社会发展过程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用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研究社会发展史 | 第20-21页 |
·用历史唯物主义代替了历史唯心主义 | 第21-22页 |
·用科学的实践观诠释了社会发展过程 | 第22-23页 |
(三) 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实现伟大变革的当代价值 | 第23-26页 |
·指引我们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23-24页 |
·要求我们遵循人民的利益愿望发展社会主义 | 第24页 |
·督促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 | 第24-26页 |
二、“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 第26-34页 |
(一)“五种社会形态”说对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揭示 | 第26-28页 |
·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 第26-27页 |
·揭示了社会发展动力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 第27页 |
·提示了社会发展规律中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 第27-28页 |
(二)“三种社会形态”说对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揭示 | 第28-31页 |
·揭示了个人受环境摆布到获得完全独立的发展过程 | 第28-29页 |
·揭示了个人的逐步解放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相一致 | 第29-30页 |
·揭示了三种经济形态决定三种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 | 第30-31页 |
(三)“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揭示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当代价值 | 第31-34页 |
·要求我们时刻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31-32页 |
·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32-33页 |
·要求我们坚定信念正确处理好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三、阐明了社会形态更替是无条件性与有条件性的统一 | 第34-42页 |
(一)“两个必然”阐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无条件性 | 第34-36页 |
·“两个必然”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 第34-35页 |
·“两个必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决定的 | 第35-36页 |
·“两个必然”是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的 | 第36页 |
(二)“两个决不会”阐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有条件性 | 第36-39页 |
·“两个决不会”阐明了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 第37页 |
·“两个决不会”阐明了生产关系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 第37-38页 |
·“两个决不会”阐明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 第38-39页 |
(三) 无条件性与有条件性的统一给予我们的当代价值 | 第39-42页 |
·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 | 第39-40页 |
·将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根本手段 | 第40-41页 |
·革命与建设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