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技术发展 | 第13-17页 |
1.2.1 Knorr公司低地板轻轨车的制动系统 | 第14页 |
1.2.2 Hanning&Kahl公司低地板轻轨车的制动系统 | 第14-15页 |
1.2.3 日本熊本9700型低地板轻轨车的制动系统 | 第15-16页 |
1.2.4 我国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技术发展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技术进展 | 第17-20页 |
1.3.1 国外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技术进展 | 第17-18页 |
1.3.2 国内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技术进展 | 第18-20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100%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22-30页 |
2.1 100%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22-24页 |
2.1.1 常用制动 | 第22-23页 |
2.1.2 紧急制动 | 第23页 |
2.1.3 停放制动 | 第23页 |
2.1.4 安全制动 | 第23-24页 |
2.1.5 防滑保护 | 第24页 |
2.2 100%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24-27页 |
2.2.1 100%低地板轻轨车电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2.2 100%低地板轻轨车磁轨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6页 |
2.2.3 100%低地板轻轨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3 100%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100%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0-48页 |
3.1 制动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0-35页 |
3.1.1 电液转换阀工作原理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3.1.2 基础制动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1.3 其他组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3.2 制动控制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5-45页 |
3.2.1 列车控制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41页 |
3.2.2 电制动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3.2.3 磁轨制动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3.2.4 车辆制动控制单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3.3 整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100%低地板轻轨车制动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8-67页 |
4.1 最大常用制动的仿真分析 | 第48-54页 |
4.1.1 AW0载荷工况的最大常用制动 | 第48-50页 |
4.1.2 AW2载荷工况的最大常用制动 | 第50-52页 |
4.1.3 AW3载荷工况的最大常用制动 | 第52-54页 |
4.2 紧急制动的仿真分析 | 第54-60页 |
4.2.1 AW0载荷工况的紧急制动 | 第54-56页 |
4.2.2 AW2载荷工况的紧急制动 | 第56-58页 |
4.2.3 AW3载荷工况的紧急制动 | 第58-60页 |
4.3 安全制动的仿真分析 | 第60-63页 |
4.4 防滑保护的仿真分析 | 第63-65页 |
4.4.1 电制动防滑保护的仿真分析 | 第63-64页 |
4.4.2 液压制动防滑保护的仿真分析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低地板轻轨车制动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80页 |
5.1 开发环境 | 第67页 |
5.2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77页 |
5.2.1 界面的设计 | 第68-72页 |
5.2.2 功能的实现 | 第72-77页 |
5.3 软件的测试与验证 | 第77-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