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基本概念概述 | 第17-28页 |
2.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般含义 | 第17-18页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 第18-20页 |
2.2.1 认知标准 | 第18-19页 |
2.2.2 情感标准 | 第19页 |
2.2.3 践行标准 | 第19-20页 |
2.2.4 价值观标准 | 第20页 |
2.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 第20-22页 |
2.3.1 师生素质互动的统一 | 第20-21页 |
2.3.2 内在化影响与外在化影响的统一 | 第21页 |
2.3.3 近景性效果与持久性效果的统一 | 第21-22页 |
2.4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22-28页 |
2.4.1 新时期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2.4.2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 | 第23-28页 |
第3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实效性不足的原因 | 第28-41页 |
3.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28-33页 |
3.1.1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效 | 第28-30页 |
3.1.2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3.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 第33-41页 |
3.2.1 社会方面的因素 | 第33-36页 |
3.2.2 家庭方面的因素 | 第36页 |
3.2.3 学校方面的因素 | 第36-39页 |
3.2.4 高职生自身因素 | 第39-41页 |
第4章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第41-55页 |
4.1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理论的认可度 | 第41-44页 |
4.1.1 重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 | 第41-42页 |
4.1.2 注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 第42-43页 |
4.1.3 关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化 | 第43页 |
4.1.4 侧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大众化 | 第43-44页 |
4.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 第44-47页 |
4.2.1 他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第44-45页 |
4.2.2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第45-46页 |
4.2.3 教育学生与开展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第46-47页 |
4.2.4 传统灌输教育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第47页 |
4.3 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 第47-50页 |
4.3.1 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 第47-48页 |
4.3.2 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 第48-49页 |
4.3.3 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 第49-50页 |
4.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认可度 | 第50-55页 |
4.4.1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4.4.2 加强高职院校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 第51-52页 |
4.4.3 提高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 第52-53页 |
4.4.4 加强高职院校党团干部队伍建设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