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募捐行为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已有研究评价 | 第12-1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高校募捐 | 第13-14页 | · 社会捐赠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高校募捐的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18页 | · 金字塔理论 | 第18-19页 | · 项链理论 | 第19页 | · 第三次分配理论 | 第19-20页 | · 本文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交易分析理论 | 第21-24页 | 第3章 我国高校募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1页 | · 我国高校募捐已取得的成效 | 第24-25页 | · 我国高校募捐存在的不足 | 第25-31页 | · 高校接受捐赠的意识淡薄 | 第25-26页 | · 高校募款管理机构的系统性不强 | 第26-27页 | · 高校募捐区域局限 | 第27-28页 | · 捐赠者捐赠投入的倾斜性 | 第28-29页 | · 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 | 第29-31页 | 第4章 我国高校募捐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基于对N大学募款机制的调查 | 第31-50页 | · N大学接受捐赠的历史 | 第31-35页 | · 早期的捐赠历史 | 第32页 | · 现今的募捐机制 | 第32-35页 | · N大学的募款机构设置情况 | 第35-41页 | · 董事会 | 第37-38页 | · 基金会 | 第38-40页 | · 校友会 | 第40-41页 | · N大学的募款机制运作情况概述 | 第41-46页 | · 募款工作的长处 | 第42-43页 | · 募款工作的不足 | 第43-46页 | · 影响我国高校募捐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6-50页 | · 外部环境:国家政策的过度倾斜加剧了校际之间获取捐赠的不公平 | 第47-48页 | · 内部机制:学校社会资本是影响募捐者吸纳社会捐赠收入的重要因素 | 第48-50页 | 第5章 解决我国高校募捐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50-61页 | · 美国高校募捐的先进经验 | 第50-52页 | · 校长负责制 | 第50-51页 | · 专门的组织机构 | 第51页 | · 高校实行命名捐赠制度 | 第51-52页 | · 我国高校募捐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 第52-59页 | · 强化校长的职责 | 第52-53页 | · 聘用专业的从业人员 | 第53-54页 | · 募捐观念的转变 | 第54-56页 | · 募捐组织机构的完善 | 第56-57页 | · 重视校友捐赠,培养潜在的捐赠者 | 第57-59页 | ·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 第59-61页 | ·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捐赠者捐赠的积极性 | 第59-60页 | · 出台鼓励性的政策,激发募捐者募捐的主动性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61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
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