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为例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写作框架 | 第12-14页 |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14-18页 | (一) 校企合作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 第15页 | ·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 | 第15页 | · 订单培养模式 | 第15页 | · 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模式 | 第15页 | (三) 校企合作的意义 | 第15-18页 |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一)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 学生的素质与企业员工仍有一定的差距 | 第18-19页 | · 学生的心态存在失衡现象 | 第19-20页 | (二)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20页 | · 课程建设与改革还需不断完善 | 第20-21页 | · 学生实习管理跟进比较困难 | 第21页 | · 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21页 | (三)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够重视 | 第21页 | · 部分合作企业动机不纯 | 第21-22页 | · 企业缺乏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 第22页 | (四)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三、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24-35页 | (一)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素质 | 第24-25页 | · 引入竞争机制 | 第24页 | ·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 第24页 | · 对学生实行T型培养 | 第24-25页 | (二) 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 | 第25-31页 | · 创新“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 第25-26页 | · 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 第26页 | · 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 第26-27页 | · 加强专业实习管理 | 第27-30页 |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30-31页 | (三) 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 第31-33页 | · 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 | 第31页 | · 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第31-32页 | · 建立行业与企业参与的第三方教学评价机制 | 第32-33页 | · 设立冠名班,使“订单式”的合作模式落到实处 | 第33页 | (四) 政府转变职能,推进校企合作 | 第33-35页 | · 政府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校企合作行为 | 第33-34页 | · 建立各个部门协作的管理体系 | 第34页 | · 政府制定政策切实保障校企合作运行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