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9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3、当地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关于问题意识的教育观点 | 第12页 | 2、国内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 | 第12-15页 | 3、生物问题意识的界定 | 第15页 |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第15-16页 | 2、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 第16页 |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四)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2、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五)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8-19页 | 1、目标 | 第18页 | 2、内容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9-20页 | (一) 研究的方法 | 第19页 | 1、文献检索法 | 第19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3、教师访谈法 | 第19页 | 4、教学案例分析 | 第19页 | (二) 研究步骤 | 第19-20页 | 三、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20-30页 | (一) 当前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 | 第20-25页 | 1、关于态度 | 第22-23页 |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 | 第23页 | 3、学生学习动机缺失 | 第23-24页 | 4、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落后 | 第24页 | 5、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不足 | 第24-25页 | (二) 教师访谈结果 | 第25页 | 1、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 | 第25页 | 2、关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 第25页 | (三) 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因素分析 | 第25-30页 | 1、学生学习动机 | 第25-26页 | 2、学生基本素养 | 第26-27页 | 3、学生周围环境 | 第27-28页 | 4、教师教学方式方法 | 第28页 | 5、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意识和能力 | 第28页 | 6、教育评价方式 | 第28-30页 | 四、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建议 | 第30-41页 | (一)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第30-31页 |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0页 | 2、运用目标激励 | 第30-31页 | 3、运用奖励与惩罚 | 第31页 | 4、鼓励学生进行竞争 | 第31页 | (二) 培养学生基本素养 | 第31-33页 | 1、丰富学生知识经验并完善认知结构 | 第31-32页 |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 | 第32页 |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 第32页 | 4、引导学生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第32-33页 | (三)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 | 第33-34页 | 1、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提高问题意识 | 第33页 |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问题意识 | 第33-34页 | (四)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 第34-35页 |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想问” | 第34页 | 2、改变教学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五) 综合性案例分析 | 第35-41页 | 五、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