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 背景 | 第11页 |
· 意义 | 第11-12页 |
· 目的 | 第12页 |
· 文献综述及评析 | 第12-14页 |
· 国外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及评析 | 第12-13页 |
· 国内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及评析 | 第13-14页 |
· 国内农村信用社的研究 | 第13-14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4页 |
· 农村信用社的范围界定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 主要创新点及有待探讨的问题 | 第1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7页 |
· 有待探讨的问题 | 第17页 |
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 | 第17-22页 |
· 产权 | 第17-18页 |
·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 | 第18-20页 |
·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 | 第18页 |
·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分析 | 第18-20页 |
· 农村信用社的所有权制度 | 第18-19页 |
· 农村信用社的收益权制度 | 第19页 |
· 农村信用社的处分权制度 | 第19-20页 |
· 法人治理 | 第20-22页 |
3 国外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 第22-30页 |
· 国外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 第22-26页 |
· 德国 | 第22-23页 |
· 美国 | 第23-25页 |
· 美国联邦土地银行系统 | 第24页 |
· 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 | 第24-25页 |
· 合作银行系统 | 第25页 |
· 日本 | 第25-26页 |
· 国外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创新 | 第26-28页 |
· 贷款服务对象突破社员限制,对非社员开放 | 第26页 |
· 对加入信用社者的要求放宽 | 第26-27页 |
· 业务活动范围超社区化,甚至出现国际化 | 第27页 |
· 信用社出现商业化趋势 | 第27页 |
· 信用社在分配制度上出现股份化趋势 | 第27-28页 |
· 国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8-30页 |
· 产权明晰是国外农村信用社的显著特点 | 第28页 |
· 坚持民主管理是维护社员个人产权的关键 | 第28页 |
· 政府的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的投资、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第28-29页 |
· 建立系统完备的体系是农村信用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9页 |
· 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转变是发达国家农村信用体系改革的历史趋势 | 第29页 |
· 业务经营走向商业化、综合化、国际化 | 第29-30页 |
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变迁分析 | 第30-33页 |
· 改革开放前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 | 第30-31页 |
· 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改革 | 第31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中的“异化” | 第31-33页 |
· 参与上的强制性 | 第31-32页 |
· 管理上的行政性 | 第32页 |
· 社员互助的有限性 | 第32页 |
· 经营上的商业性 | 第32-33页 |
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33-41页 |
· 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总体情况 | 第33-34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概况 | 第34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概况 | 第34-35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5-41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三种模式 | 第35-38页 |
· 福建省实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管理的制度优势 | 第38-39页 |
· 形成了风险化解和规模优势 | 第38页 |
· 强化为“三农”服务功能 | 第38-39页 |
· 农村信用社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飞跃发展 | 第39页 |
· 福建省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特点和制度创新 | 第39-41页 |
· 福建省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特点 | 第39-40页 |
· 福建省农村合作银行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 | 第40-41页 |
6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1-43页 |
· 信息不对称 | 第41-42页 |
· 农村信用社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41-42页 |
· 省联社与县(市)联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42页 |
· 支农成本与治理成本之间的适度性难以维持 | 第42页 |
·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管理 | 第42-43页 |
· 联社控制与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存在着矛盾 | 第43页 |
7 完善福建省农村信用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路径选择 | 第43-47页 |
·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完善的总方针 | 第43-44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改造 | 第44-46页 |
· 股东代表大会 | 第44页 |
· 董事会 | 第44页 |
· 监事会 | 第44页 |
· 行长 | 第44-45页 |
· 组织机构 | 第45-46页 |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外部环境建设 | 第46-47页 |
· 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法制化建设 | 第46页 |
· 坚持政府支持与商业经营相结合 | 第46-47页 |
· 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资金调剂和清算体系 | 第47页 |
8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