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0 引言 | 第15-16页 |
1 采后龙眼微生物病害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龙眼拟茎点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 龙眼焦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8页 |
2 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3 病原菌的产酶特性及其对植物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19-25页 |
· 病原菌作为致病因子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特性 | 第19-21页 |
· 病原菌侵染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24页 |
· 果胶酶 | 第21-22页 |
· 纤维素酶(Cx) | 第22-23页 |
· β-半乳糖苷酶(β-Cal) | 第23-24页 |
· 病原菌侵染对果实细胞壁物质组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果胶(Pectin) | 第24页 |
· 纤维素(Cellulose) | 第24-25页 |
· 半纤维素(Semicellulose) | 第25页 |
4 病原菌侵染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及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25-30页 |
· 活性氧清除酶系统 | 第26-28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26页 |
· 过氧化氢酶(CAT) | 第26-27页 |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 第27-28页 |
· 内源抗氧化剂系统 | 第28-29页 |
· 抗坏血酸(AsA) | 第28页 |
· 谷胱甘肽(GSH) | 第28-29页 |
· 膜脂过氧化产物 | 第29-30页 |
· 脂氧合酶(LOX) | 第29-30页 |
· 丙二醛(MDA) | 第30页 |
5 病原菌侵染作为抗性诱导因子对植物木质素合成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3页 |
· 过氧化物酶(POD) | 第31页 |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 第31-32页 |
· 木质素 | 第32-33页 |
6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 研究内容 | 第33页 |
· 研究目标 | 第33-34页 |
·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35-52页 |
0 前言 | 第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 材料及其处理 | 第35-36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6-40页 |
· 龙眼果肉自溶指数的测定 | 第36页 |
· 龙眼果肉细胞壁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 第36-38页 |
· 龙眼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 | 第38-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指数的影响 | 第40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细胞壁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40-44页 |
· 细胞壁物质(CWM)含量 | 第40-41页 |
· 果胶物质含量 | 第41-42页 |
· 果胶质粘度 | 第42-43页 |
· 纤维素含量 | 第43-44页 |
· 半纤维素含量 | 第44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 果胶酯酶(PE)活性 | 第44-45页 |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 | 第45-46页 |
· 纤维素酶(Cx)活性 | 第46-47页 |
· β-半乳糖苷酶(β-Cal)活性 | 第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引起采后龙眼果肉细胞壁组分的变化在果肉自溶中的作用 | 第47-49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引起采后龙眼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在果肉自溶中的作用 | 第49-50页 |
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52-66页 |
0 前言 | 第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 材料及其处理 | 第52-53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3-55页 |
· 龙眼果肉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53页 |
· 龙眼果肉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测定 | 第53-54页 |
· 龙眼果肉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 龙眼果肉膜脂过氧化产物的测定 | 第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第56-57页 |
· 过氧化氧酶(CAT)活性 | 第57-58页 |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 第58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 抗坏血酸(AsA)含量 | 第58-59页 |
·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 第59-60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第60-62页 |
· 脂氧合酶(LOX)活性 | 第60-61页 |
· 丙二醛(MDA)含量 | 第61-62页 |
3 讨论 | 第62-65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中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作用 | 第62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中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变化的作用 | 第62-63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的作用 | 第63-64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膜脂过氧化的作用 | 第64-65页 |
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木质素合成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72页 |
0 前言 | 第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 材料及其处理 | 第66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6-68页 |
· 龙眼果肉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66-67页 |
· 龙眼果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第67页 |
· 龙眼果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67页 |
· 龙眼果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0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68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影响 | 第68-69页 |
·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1页 |
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2-76页 |
1 研究结论 | 第72-74页 |
· 拟茎点霉侵染龙眼与龙眼果肉自溶的关系 | 第72页 |
· 细胞壁物质代谢在拟茎点霉侵染引起采后龙眼果肉自溶发生中的作用 | 第72页 |
· 活性氧代谢在拟茎点霉侵染引起采后龙眼果肉自溶发生中的作用 | 第72-73页 |
· 木质素合成及其相关酶活性在拟茎点霉侵染引起采后龙眼果肉自溶发生中的作用 | 第73-74页 |
2 拟茎点霉侵染引起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可能机理 | 第74-75页 |
3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8页 |
致谢 | 第8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