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高温固相制备和包覆改性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高温固相制备和包覆改性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0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4-15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第14-15页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5页
  1.3 典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5-20页
    1.3.1 层状结构LiMO_2第17-19页
    1.3.2 尖晶石结构LiM_2O_4第19页
    1.3.3 橄榄石结构LiMPO_4第19-20页
  1.4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20-28页
    1.4.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特征第21页
    1.4.2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锂脱嵌特征第21-23页
    1.4.3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第23-25页
    1.4.4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改性研究第25-28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第28-30页
    1.5.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28页
    1.5.2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28-30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0-34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0-31页
    2.1.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30-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 材料表征及测试方法第31-32页
    2.2.1 物相及结构分析第31页
    2.2.2 形貌分析第31-32页
    2.2.3 比表面积测定第32页
    2.2.4 粒度测定第32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4页
    2.3.1 电极片制作及扣式电池组装第32页
    2.3.2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第32-33页
    2.3.3 循环伏安(CV)测试第33页
    2.3.4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第33-34页
第3章 钴镍元素比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4-43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第34-35页
    3.2.1 不同钴镍元素比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4-35页
    3.2.2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3.3.1 制备材料的物相分析第35-36页
    3.3.2 制备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6-38页
    3.3.3 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8-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MnO_2中间体的有机物辅助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第43-53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第44页
    4.2.1 MnO_2中间体的有机物辅助制备第44页
    4.2.2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4页
    4.2.3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2页
    4.3.1 制备材料的物相分析第45页
    4.3.2 制备材料的形貌分析第45-47页
    4.3.3 制备材料的形成机制分析第47-48页
    4.3.4 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8-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基于MnO_2中间体的水热辅助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第53-60页
  5.1 引言第53-54页
  5.2 实验第54页
    5.2.1 MnO_2中间体的水热辅助制备第54页
    5.2.2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4页
    5.2.3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5.3.1 制备材料的物相分析第54-55页
    5.3.2 制备材料的形貌分析第55-56页
    5.3.3 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6-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MnO_2包覆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作用机理的电化学研究第60-70页
  6.1 引言第60-61页
  6.2 实验第61页
    6.2.1 富锂锰基本体材料的制备第61页
    6.2.2 包覆材料的制备第61页
    6.2.3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1-68页
    6.3.1 制备材料的物相分析第61-62页
    6.3.2 制备材料的形貌分析第62-63页
    6.3.3 包覆改性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第63-66页
    6.3.4 包覆改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6-68页
  6.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5页

本篇论文共85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高温固相制备和
含PV节点配电网的无功优化及其控制
宽ZVS范围LCC谐振变换器研究
多端直流输电网络的保护方案与故障
隔离型锂离子电池组自均衡电路研究
准谐振软开关双管反激变换器研究
面向直流微网系统的串联型分布式MP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2B的结构改进及参
内扣式专用吊具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分
基于轴系角振动的柴油机轴系部件故
基于模型的柴油机DPF碳烟加载量估算
柴油机DPF结构参数优化及再生影响因
基于随机矩阵的配电网故障选线和改
计及量测相关性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二极管箝位三电平APF设计及其控制研
304不锈钢和690合金薄壁管的冲击磨
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系
叉车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
三相行波磁场中高温超导磁体的力—
电荷控制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研
高温超导横向磁通磁悬浮直线电机仿
基于压缩感知与扩展双谱的齿轮振动
大功率PEMFC空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基于S变换综合相对熵和连续隐马尔可
有轨电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优化
基于DTW和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电网故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及充电引导策略
基于脉冲神经膜系统的小电流单相接
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的孤岛直流
基于故障分量和随机矩阵谱分析的广
配电网重构的一种混合算法研究
耦合电感倍压单元高增益软开关变换
PWM-PFM混合控制LCC谐振变换器研究
受潮状态下油浸式套管的电热场研究
风电补偿水电系统水锤效应的控制策
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
基于半桥型MMC-HVDC的直流侧故障隔
高效率非隔离四开关Buck-Boost变换
基于三维GIS的风电场升压站选址评估
考虑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电力系统概
互联电网中小水电集群的动态等值研
基于泄漏电流谐波分析的避雷器冲击
某大型柴油发电机主厂房通风设计研
高速铁路牵引负荷概率分布特性及其
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控制及其参与电
钒电池测试系统开发及实验研究
DSTATCOM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数字控制反激型AC-DC LED驱动电路的
互联电力系统的频率动态特性分析及
基于多频率—泰勒模型的动态相量测
智能小区内电动汽车调度策略研究
基于光梳放大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隧道开挖面
SMT回流炉温度控制虚拟仿真系统
光纤参量啁啾脉冲放大及增益优化研
基于导电性变化的单晶硅表面机械损
超结(Super-Junction)IGBT电力半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模式研究
透视立体影像分析技术在假体无菌性
生物活性对磷灰石复合涂层摩擦学性
利用CuTPPS@PDA涂层改善血管支架材
氮化碳涂层改性的可降解镁合金的耐
壳聚糖基可注射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改
多球壳菌素介导芽殖酵母细胞寿命调
兼具止血和促伤口修复的纤维蛋白凝
柠檬酸对唾液蛋白吸附膜结构与润滑
自驱动双面短纤维检测循环肿瘤细胞
大黄素甲醚调控BDNF-TrkB通路拮抗皮
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取消药品加成对
决明COTI1与COTI2在抗虫、干旱及盐
土壤水分关系模型的精度评价及其应
地名普查及建库方法深化研究——以
基于协同过滤和属性关联规则混合推
基于单/多次散射路径识别的NLOS环境
基于802.11w的无线局域网管理帧保护
毫米波通信中波束管理方案研究
基于时延需求及可靠性的D2D资源配置
OFDM系统下行同步技术研究与FPGA实
LTE-U与WiFi共存及LTE随机接入机制
基于视频监控图像的火焰监测系统设
认知无线网中的能量优化问题
认知跳频无线通信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地面高移动场景下LTE随机接入算法研
 
锂离子电池论文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论文 钴镍元素比例论文 改良制备论文 表面包覆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xiao**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