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应激,心理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群体性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疫情是我国最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最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群体恐慌,扰乱教学秩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于2类事件自身特点差异,学生面对不同事件时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特点也可能有所不同。了解学生在不同事件中的应激反应特点,才能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本研究通过对2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分析在群体性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疫情下初中生的认知、行为、情绪反应特点,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1背景材料
1.1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2005年3月下旬,广西桂西某镇A中学发生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该校20多名学生8:00前在距学校校门20 m的一家饮食店食用了米粉后,陆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当地卫生院诊断为食物中毒。患者症状较轻,经治疗,当日都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事发后,当地卫生部门与校方及时进行了排查、治疗进食者,并实施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
1.2流行性脑炎死亡事件2005年3月31日,广西桂南某镇B中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脑炎死亡事件。当日6:50,该校初二年级一女生突发头晕、头痛、呕吐,继而昏迷,经抢救无效,自发病起2 h内迅速死亡,后经尸检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事发当日起,卫生、教育等部门立即采取了综合性防控措施,其后1周内无续发病例。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2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采用分层整群法,共调查学生707名,其中群……
<<<<<全文未完,本文约2655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