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的改革、提高教研室的主导作用、充实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就业指导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院建设、办学规模、教育改革和职业培训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历年从事软件行业分析从业人员已经从2004年底的60万,增长为2008年的130万,而且仍然以每年几十万人的数量增长[1],从这个数字看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是比较乐观的,但从这几年的招生情况看计算机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各大高校为了扩大生源不停的以计算机专业为核心转化专业的名称,以期吸取更多的学生,但是从每年招生的情况分析与同期招生水平相比均有下降。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开拓市场,创建品牌教学。 1、重视内涵发展,努力打造品牌专业 在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建设上强调内涵建设、强调推进改革、强调办出特色。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明确了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并且在机制和制度上探索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软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我们不是只限于抓新软件、新技术,要考虑如何将计算机多门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操作性强、带有明确任务的活模块,以模块触动专业的学习,同时注重专业的品牌效应。在专业发展上不能一味的强调“纸上谈兵”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实现“三会”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会学、会用、会创”,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积极性,丰富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内涵。同时还应顺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求,把握市场脉搏,切入产业发展的亮点,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新方向……
<<<<<全文未完,本文约2342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