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复杂条件下驾驶人典型生理心理指标变化规律及驾驶行为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20页 | 1.2.1 驾驶行为特性研究 | 第12-15页 | 1.2.2 驾驶人视觉行为研究 | 第15-17页 | 1.2.3 驾驶行为监测和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 第17-19页 | 1.2.4 研究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相关基础理论 | 第23-34页 |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23-24页 | 2.1.1 农村公路 | 第23页 | 2.1.2 驾驶行为 | 第23页 | 2.1.3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 第23-24页 | 2.2 道路交通系统组成及事故致因理论 | 第24-25页 | 2.3 人的因素 | 第25-27页 | 2.3.1 驾驶人因素 | 第25-26页 | 2.3.2 行人的因素 | 第26-27页 | 2.4 车辆因素 | 第27-28页 | 2.4.1 制动系统 | 第27页 | 2.4.2 转向系统 | 第27-28页 | 2.5 道路环境因素 | 第28-31页 | 2.5.1 道路线形及组合 | 第28-30页 | 2.5.2 平面交叉口路段 | 第30页 | 2.5.3 通过村镇路段 | 第30-31页 | 2.6 农村公路交通事故规律 | 第31-32页 | 2.7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内涵 | 第32-3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第34-49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3.2 实验设备 | 第34-38页 | 3.3 实验道路选择 | 第38-39页 | 3.4 被试人员选择 | 第39页 | 3.5 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3.6 试验参数选择 | 第40-42页 | 3.7 试验中其它注意事项 | 第42页 | 3.8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2-44页 | 3.9 数学建模相关理论及算法 | 第44-48页 | 3.9.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算法 | 第44-46页 | 3.9.2 最小二乘法原理及算法 | 第46-47页 | 3.9.3 高斯函数拟合原理及算法 | 第47-48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视距不良路段驾驶人生理心理指标及驾驶行为研究 | 第49-106页 | 4.1 视距不良路段驾驶人视觉特征 | 第49-67页 | 4.1.1 眼睛瞳孔变化 | 第49-53页 | 4.1.2 驾驶人视觉注视特征 | 第53-61页 | 4.1.3 驾驶人视觉扫视特征 | 第61-67页 | 4.2 相同路段环境改变后驾驶人视觉特征 | 第67-86页 | 4.2.1 眼睛瞳孔变化 | 第67-72页 | 4.2.2 驾驶人视觉注视特征 | 第72-79页 | 4.2.3 驾驶人视觉扫视特征 | 第79-86页 | 4.3 驾驶人心率变化率特征 | 第86-91页 | 4.4 驾驶操作行为特征 | 第91-103页 | 4.4.1 车辆行驶速度 | 第91-97页 | 4.4.2 方向盘转角 | 第97-103页 | 4.5 视距不良路段交通安全改善策略 | 第103-10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平面交叉口路段驾驶人生理心理指标及驾驶行为研究 | 第106-135页 | 5.1 平面交叉口路段驾驶人视觉特征 | 第106-114页 | 5.1.1 眼睛瞳孔变化 | 第106-108页 | 5.1.2 驾驶人视觉注视特征 | 第108-111页 | 5.1.3 驾驶人视觉扫视特征 | 第111-114页 | 5.2 相同路段环境改变后驾驶人视觉特征 | 第114-124页 | 5.2.1 眼睛瞳孔变化 | 第114-116页 | 5.2.2 驾驶人视觉注视特征 | 第116-120页 | 5.2.3 驾驶人视觉扫视特征 | 第120-124页 | 5.3 驾驶人心率变化率特征 | 第124-127页 | 5.4 驾驶操作行为特征 | 第127-133页 | 5.4.1 车辆运行速度 | 第127-130页 | 5.4.2 方向盘转角 | 第130-133页 | 5.5 平面交叉口路段交通安全改善策略 | 第133-13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六章 通过村镇路段驾驶人生理心理指标及驾驶行为研究 | 第135-175页 | 6.1 通过村镇路段驾驶人视觉特征 | 第135-148页 | 6.1.1 眼睛瞳孔变化 | 第135-138页 | 6.1.2 驾驶人视觉注视特征 | 第138-143页 | 6.1.3 驾驶人视觉扫视特征 | 第143-148页 | 6.2 相同路段环境改变后驾驶人视觉特征 | 第148-160页 | 6.2.1 眼睛瞳孔变化 | 第148-151页 | 6.2.2 驾驶人视觉注视特征 | 第151-155页 | 6.2.3 驾驶人视觉扫视特征 | 第155-160页 | 6.3 驾驶人心率变化率特征 | 第160-164页 | 6.4 驾驶操作行为特征 | 第164-173页 | 6.4.1 车辆运行速度 | 第164-169页 | 6.4.2 方向盘转角 | 第169-173页 | 6.5 通过村镇路段交通安全改善策略 | 第173-17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75-178页 | 1.结论 | 第175-176页 | 2.本文创新点 | 第176-177页 | 3.未来研究展望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86-188页 | 致谢 | 第18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