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离岸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与建构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
离岸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与建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17 页
前 言第17-25 页
  背景: 与中国有关的地标性案例第17 页
  一、 国内外现状第17-19 页
    1、 东方不亮、西方亮第18 页
    2、 法理的时代性创新第18 页
    3、 “当务之急”的争议性法律问题第18-19 页
    4、 学术方面的起步第19 页
  二、 论文的实用价值第19-22 页
    1、 知己知彼与国际接轨第19-20 页
    2、 增加灵活性,降低商业成本与风险第20 页
    3、 国企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第20-21 页
    4、 提供立法者围堵经验第21 页
    5、 法律人的另一新专业第21-22 页
  三、 论文的理论意义第22-23 页
  四、 论文准备第23 页
  五、 思路与方法第23-25 页
离岸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与建构第25-162 页
  第一编: 理论编:信托资料处理的基础第25-65 页
    第一章: 实体法:信托制度的概念分析第25-42 页
      第一节: 信托制度的概念分析第27-32 页
        一、 本质:是责任与利益分离的设计第27-28 页
        二、 背景:是合法地规避法律性设计第28-29 页
        三、 功能:是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的设计第29-32 页
          1、 设立方式的灵活第29-30 页
          2、 法律关系的长期规划第30-31 页
          3、 财产的性质有弹性第31 页
          4、 对受益人的保障第31-32 页
        四、 趋势:财产管理功能的强调第32 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承认离岸信托的困难第32-35 页
        一、 困难点第33-34 页
          1、 权利说第33 页
          2、 法律关系第33 页
          3、 法律行为第33 页
          4、 财产权机能第33-34 页
        二、 原因第34-35 页
      第三节: 信托概念的法理分析—确定性第35-42 页
        一、 “意愿”的确定第35-37 页
          1、 意愿的确实第35-36 页
          2、 意愿的确认第36-37 页
          3、 意愿的正确第37 页
        二、 信托主体的确定第37-40 页
          1、 无法具体定义的第37 页
          2、 无法确定数量的第37-38 页
          3、 无法明确指认的第38 页
          4、 无法确定性质的第38-39 页
          5、 将来的财物第39-40 页
          6、 与成立信托意愿无关的财物第40 页
        三、 信托客体的确定第40-42 页
          1、 固定式的信托(fixed trusts)第41 页
          2、 裁决性的信托(discretionary trusts)第41-42 页
    第二章: 程序法:信托的国际认可—海牙信托公约第42-65 页
      第一节: 背景与发展第44-45 页
      第二节: 公约的基本立场与原则第45-47 页
        一、 基本立场第45-47 页
          1、 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国内法第45-46 页
          2、 尊重国际私法既有的原则第46 页
          3、 应避免因各国国内法的差异引起的争议第46 页
          4、 应避免处理他国国内法律事务的复杂性与不便第46-47 页
        二、 信托的基本性质第47 页
      第三节: 海牙信托公约的结构第47-50 页
        一、 公约的适用范围第47-48 页
        二、 认可的裁量权第48-49 页
        三、 认可的方式第49 页
        四、 认可的程度第49 页
        五、 认可的时间追朔力第49-50 页
        六、 认可的地域限制第50 页
      第四节: 海牙公约的内容第50-54 页
        一、 信托的生效条件第50-54 页
          1、 信托行为的方式第51 页
          2、 信托资产是否有效地转移第51-54 页
            A、 形式要件第52-53 页
            B、 实质要件第53-54 页
      第五节: 有关“法律适用”的法律分析第54-60 页
        一、 适用法律的选择是否有效?第54-55 页
        二、 准据法的调整范围第55-56 页
        三、 准据法的产生第56-59 页
          1、 自由主观选定准据法第56 页
          2、 客观推定准据法第56-58 页
          3、 分割及选择准据法的权利第58 页
          4、 随时更换准据法的权利第58 页
          5、 实务要点第58-59 页
        四、 选择准据法的限制第59-60 页
          1、 信托履行地法(law of administration)第59-60 页
          2、 管辖法院地法(Law of the forum)第60 页
          3、 公序良俗第60 页
      第六节: 我的问题及我见第60-65 页
        一、 我的问题第61-63 页
          1、 多于一个的经常居住地或住所时第61-62 页
          2、 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住所的第62-63 页
          3、 四个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定第63 页
        二、 我的建议第63-65 页
  第二编: 信托契据的法律分析与建构第65-96 页
    第一章: 信托契据的法律分析第65-70 页
      第一节: 信托契据的本质第66-68 页
        一、 信托契据,是法律环境的提供者第66-67 页
        二、 信托契据,是“契约”?或“宣言”?第67-68 页
      第二节: 信托契据的形成第68-70 页
        一、 信托契据是否是信托成立的必要条件?第68 页
        二、 信托契据的形式条件:公示或登记?第68-70 页
    第二章: 信托契据的基本结构第70-82 页
      第一节: 离岸信托的当事人第71-79 页
        一、 信托创立人第71-72 页
          1、 适格第71-72 页
        二、 受托人第72-73 页
          1、 适格第72 页
          2、 受托人与信托创立人的关系第72-73 页
            A、 信托创立人可否自任受托?第72-73 页
            B、 可否不指定受托人?第73 页
            C、 更换受托人的权力第73 页
        三、 受益人第73-75 页
          1、 适格第73-74 页
          2、 信托创立人与受益人的关系第74-75 页
            A、 受益人从缺时第74-75 页
            B、 信托创立人或受托人可否也为受益人?第75 页
        四、 信托的监管人(protector)第75-79 页
          1、 适格第75 页
          2、 监管人的设立之必要性第75-76 页
          3、 监管人的地位第76-79 页
            A、 监管人的权力与义务第76-77 页
            B、 解任及再选任第77-78 页
            C、 监管人更换受托人的权利第78-79 页
      第二节: 信托资产第79-80 页
      第三节: 信托的目的与性质第80-82 页
        一、 信托目的第80 页
        二、 信托的性质第80-82 页
    第三章: 信托契据的条款分析第82-96 页
      第一节: 信托契据的基本条款第83-85 页
        一、 适用法律条款第83 页
        二、 生效时间条第83-85 页
      第二节: 信托契据的特别条款第85-91 页
        一、 反威胁条款(anti—duress clause)第85-87 页
        二、 飞行条款(flight clause)第87-89 页
        三、 盲人条款(blind trust provision)第89 页
        四、 免责条款第89-91 页
          1、 免责条款的内容第89-90 页
          2、 免责条款的形式第90-91 页
      第三节: 信托契据的附件:意愿书第91-93 页
        一、 性质:非正式的文件第91-92 页
        二、 意愿书的重点内容第92-93 页
          1、 监管人的权限第92 页
          2、 保密要求第92-93 页
      第四节: 信托契据的写作经验谈第93-96 页
        一、 词汇定义清楚第93 页
        二、 执行方法的明确第93-94 页
        三、 形式要求第94 页
        四、 见证人第94 页
        五、 避免不必要的内容第94-96 页
  第三编: 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与建构第96-162 页
    第一章: 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第96-100 页
      第一节: 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趋势第97-98 页
      第二节: 衡平义务说第98-100 页
    第二章: 资料收集的法律责任第100-119 页
      第一节: 采集资料的责任归属第102-104 页
      第二节: 采集资料的内容要求第104-107 页
        一、 信托资料的分类与来源第104-105 页
          1、 信托创立人的资料第104 页
          2、 受益人的资料第104-105 页
          3、 信托内部资料第105 页
          4、 外部资料第105 页
        二、 信托资料是否足够?第105-107 页
          1、 处分条款第105-107 页
          2、 管理条款第107 页
      第三节: 被通知的义务第107-114 页
        一、 外部法律焦点问题的产生第107-108 页
        二、 外部法律焦点问题的内容第108-114 页
          1、 对中介人的依赖(Reliance)第108-109 页
          2、 受托人授权的其他管理人士第109-112 页
            A、 监督责任的产生第109 页
            B、 监督责任的内容第109-110 页
            C、 监督的态度第110 页
            D、 监督的方法第110-111 页
            E、 来金条款(Lucking Clause)第111-112 页
              a、 内容第111 页
              b、 形式第111 页
              c、 有效性第111-112 页
              d、 背景原因的重要性第112 页
          3、 其他新任受托人第112-114 页
      第四节: 背景资料的风险管理第114-119 页
        一、 法律构定性信托的产生第114-115 页
        二、 洗钱等罪行的参与第115-116 页
        三、 违反信托法?抑或刑法?第116 页
        四、 应如何避免对第三者承担责任的危险?第116-119 页
          1、 信托创立人是否是信托资产的所有人,而无第三者的业权?第117 页
          2、 信托创立人是否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第117 页
          3、 信托创立人是否有破产的迹象?他是否企图逃避债主?第117-118 页
          4、 信托创立人成立信托的原因与目的都合法吗?第118-119 页
    第三章: 资料的使用的法律界限第119-122 页
      第一节: 也是另一个信托的受托人时第120-121 页
      第二节: 其他信托当事人,可能滥用信任第121-122 页
    第四章: 资料的机密性的法律根据第122-128 页
      第一节: 机密性的法律根据第123-125 页
        一、 为信托责任而保密!第123-124 页
        二、 保密法规第124-125 页
      第二节: 法律机制第125-126 页
        一、 保密协定第125-126 页
        二、 明确的条款(Express Provisions)第126 页
      第三节: 保护秘密的法律责任第126-127 页
      第四节: 结论第127-128 页
    第五章: 资料的披露——受益人“知”的权利第128-153 页
      第一节: 受益人“知”或“被知会”的法律地位第130-133 页
        一、 受托人有知会的义务说第130-131 页
        二、 延迟知会的理由第131-132 页
        三、 知会的程度第132-133 页
      第二节: 受益人“知”的法律途径第133-134 页
        一、 一般途径:受托人为两个主人服务的原则第133 页
        二、 法律途径:发现程序第133-134 页
      第三节: 受益人“知”的内容第134-138 页
        一、 受益人知权的发展第134-136 页
          1、 传统的说法:有限制说第134-135 页
          2、 近年的发展:无限制说第135 页
          3、 我的意见第135-136 页
        二、 受益人被限制知权的分类第136-138 页
          1、 受托人应“可”拒绝受益人的文件第136-137 页
          2、 受托人绝对不应对受益人公开的资料第137 页
          3、 受托人可随时向受益人披露的文件第137-138 页
        三、 受益人的知权应否被限制的判断原则第138 页
          1、 无关联第138 页
          2、 保密第138 页
          3、 损害第138 页
          4、 受托人无权公布的资料第138 页
      第四节: 常有争议的焦点文件第138-143 页
        一、 法律意见书第139-142 页
          1、 理论:受益人的权利说第139-140 页
          2、 实务:有限制的权利说第140 页
          3、 争议的原因:受托人的私隐权第140-142 页
            A、 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第140-141 页
            B、 公司难分明第141 页
            C、 判断的方法:律师的负责对象第141-142 页
              (a)、 受益人第142 页
              (b)、 受托人第142 页
              (c)、 信托本身第142 页
        二、 公司资料第142-143 页
      第五节: 受益人“知”权的障碍第143-148 页
        一、 裁决性受益人第144-145 页
          1、 是否为完全符合受益人的资格要求?第144-145 页
          2、 我的问题第145 页
        二、 有恶意的受益人第145-146 页
        三、 明确的条款(Express Provisions)第146-147 页
        四、 法律的障碍第147-148 页
      第六节: 资料披露的外部压力:法律强制力(Compulsion by Law)第148-153 页
        一、 国内法的直接强制力第148-149 页
        二、 国外法的直接强制力第149-150 页
          1、 受托人的为难第149-150 页
          2、 可能的解决方法第150 页
        三、 外国法的间接强制力第150-152 页
        四、 受托人的最怕:洗钱嫌疑(Money—Laundering)第152-153 页
    第六章: 结论第153-162 页
      一、 受托人与信托资料处理第154 页
      二、 我的发现与建议第154-162页

本篇论文共162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离岸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与建构
行政诉讼主体论
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以固有法与
刑事司法体制研究
电子商务法初论
民国律师制度源流研究
不良债权研究--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
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
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以中国法与德国
民事执行原理研究
刑事程序的法哲学要义
清代西藏法制研究
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投资待遇论
银行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
民事判决既判力与程序保障原则的理
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
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
商业名称与商标之冲突--以大陆法制
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制度研究
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
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业贸易
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反垄断法论
刑罚个别化研究
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
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
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
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
期待权理论研究
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
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
论证据与定罪
买卖的法律结构--以所有权移转问题
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
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
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
全球电子商务安全法制之研究
民事主体权利能力研究
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
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
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
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刑事证人证言论
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
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犯罪及其责任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兼论中
论电子贸易法制之发展新趋势
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
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
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
行政诉讼先行程序研究
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
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机构与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
论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
论受贿罪
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霍姆斯法律思想论略
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述评
药品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探析
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
论法律原则
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与对策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研究--从调解
电子商务时代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国际保理及其法律问题
建立我国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之
重整制度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论日
我国风险投资法律体系构建研究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
高科技下的计算机犯罪
证券市场法律监管模式研究
试论美国司法的社会控制机制
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构想
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近
各国检察机关性质及职权比较研究
死刑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唐代和清代妇女婚姻家庭关系的比较
论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与民事执行立
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
日本法律移植研究
论刑事证据展示
试论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
论行政立法及其监督模式--对宪政背
房地产按揭法律制度研究
刑事起诉制度的经济分析--一个规范
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研究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思考
论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相关法
关联企业债权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无效婚姻制度研究
欧洲联盟的法律渊源及其效力原则研
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初论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制度
保险欺诈研究
卡特尔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侵占罪研究
张君劢政治思想述评
论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
挪用公款罪研究
企业拯救与破产法改革
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
犯罪测量研究
试论项目融资担保
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
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
对侦查机关实施强制性处分的司法审
保安处分若干问题探讨
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浅议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
试论国际私法中的侵权行为
金融诈骗犯罪侦查要点研究
网络银行法律问题初探
刑事搜查程序研究
期待可能性理论解读
论期货犯罪立法
违约归责原则--对过错责任和严格责
公司治理结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期货内幕交易罪研究
论难民不推回原则
试论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的关
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
计算机犯罪略论
BOT项目风险分担及政府保证法律问题
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
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研究--
试论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正义
论我国刑法中的假释制度
中晚唐时期司法制度之变化初探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
刑事不起诉制度比较初论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研究
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
论刑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变通的若干问
权利平衡格局的破坏与重建--上市公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立法初探
论受贿罪
司法会计鉴定在贪污犯罪案件中的运
GATS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框架构
韩国电子署名法与电子认证的法律问
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
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对策
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
国际贸易与环境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
我国证券交易犯罪研究
情报公开法研究
论我国假释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国际借贷协议的国际私法问题
论行政诉讼制度中的“法律上的利害
论司法独立与外部监督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若干法律问题
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
网络犯罪探析
试论刑罚的补偿功能
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
论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
发回重审制度探析
试论完善民事证据立法中的几个问题
上市公司跨国收购的法律分析--以证
公司并购的法律研究
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研究
论民事裁判及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
清前期工商管理法律思想试析
防卫限度论
论刑法上的严格责任
中国融资机制的转换与融资机制的选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检讨
证券投资基金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商品房预售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论刑事陪审制度
非法证据排除之研究
法治的人性分析
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法律研究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之研究
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
论动产抵押权的优先效力在我国民法
行政追偿制度研究
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
论关联企业的公司法调整
国家主权原则依然是国际法最基本的
‘绿岛5号’黄瓜果瘤遗传、品种试验
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
犯罪既遂标准研究
中国企业并购研究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及监管法律问题研
酷刑犯罪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若干问题之法律分析
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
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
内幕交易监管制度研究
行政补偿制度研究
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
论国家管辖豁免的范围
正当防卫新观念
偷税罪理论与实践中若干问题初探
公诉人的法律地位研究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从死刑的历史沿革论中国死刑的发展
论空间权
垄断控制制度研究
合同格式条款研究
上市公司委托书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宪法观念问题研究
美国“宪法限制”对冲突法方法论的
检察权研究
审前羁押研究
论物权的本质及其意义
创业板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论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兼论行政诉
论洗钱罪
论法院独立审判与人大监督权的完善
论民事再审程序
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
试论可撤销合同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初
军事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证券内幕交易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融资租赁立法研究
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
物权变动行为性质分析——兼论物权
论无效保证合同
试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
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
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当代中国村法研究--兼论法律现代化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法制之影响
试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
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对我国投资基金组织结构设计及其功
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研究——寻求制度
一人公司制度研究
行政公产研究
论反垄断法的国际冲突与协调
略论民诉中的举证与查证
论贿赂犯罪中的证据问题
会计信息法律问题研究
公司监事法律制度研究--以股份有限
海事强制令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对我
持有型犯罪研究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lucylu08**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