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中文)第1-4 页
内容摘要(英文)第4-10 页
引言第10-12 页
第一章 揭开程序正义的面纱第12-28 页
  第一节 程序正义观的形成第12-19 页
    一、 正义的概念第12-15 页
    二、 法律正义第15-16 页
    三、 程序正义第16-19 页
  第二节 程序正义观的发展第19-22 页
    一、 程序正义初露端倪第19-20 页
    二、 程序正义观念的发展第20-21 页
    三、 程序正义成因透析第21-22 页
  第三节 程序正义与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目的、结构的关系第22-28 页
    一、 程序正义与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第22-25 页
    二、 程序正义与民事诉讼的目的第25 页
    三、 程序正义与民事诉讼模式第25-28 页
第二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第28-38 页
  第一节 程序正义从观念到规范的软着陆第28-29 页
    一、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基本标准的界定第28 页
    二、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基本标准实现从观念向规范的转变第28-29 页
  第二节 民事诉讼程序基本标准的内容第29-38 页
    一、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基本标准的实质内容——民事审判制度的正义第29-31 页
    二、 民事诉讼程序应依法及时的解决纠纷第31-33 页
    三、 民事诉讼程序文明、再现人权的标准第33-38 页
第三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特性第38-45 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特性的界定第38 页
  第二节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内容第38-45 页
    一、 形式合理性第38-40 页
    二、 反思整合性第40-43 页
    三、 实质合理性第43-45 页
第四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功能第45-50 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功能的界定第45-46 页
    一、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功能的含义第45 页
    二、 民事诉讼程序的功能不同于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功能第45-46 页
  第二节 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正义实现社会正义第46-47 页
  第三节 程序正义保障实体内容的实现第47-49 页
  第四节 化解冲突,消弭矛盾,恢复秩序第49-50 页
第五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基础第50-61 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界定第50-53 页
    一、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含义第50-51 页
    二、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根本法基础第51-52 页
    三、 程序正义保障的功能第52-53 页
  第二节 程序正义保障的逻辑前提——司法独立第53-61 页
    一、 司法独立的界定及其表现形式第53-55 页
    二、 司法独立与程序正义保障第55-61 页
第六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机制第61-84 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机制的界定第61 页
  第二节 基本原则保障机制第61-62 页
  第三节 审前准备保障机制第62-76 页
    一、 审前准备制度的内涵第62 页
    二、 西方各国审前准备机制探究第62-75 页
    三、 启示第75-76 页
  第四节 举证责任机制研究第76-84 页
    一、 举证责任的含义探究第76-77 页
    二、 举证责任性质探究第77-80 页
    三、 举证责任科学公平的分配第80-83 页
    四、 特别说明第83-84 页
第七章 运用程序正义观评析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第84-93 页
  第一节 西方国家民事诉讼程序的现状及特点第84-91 页
    一、 美国民事诉讼法及程序机制第84-86 页
    二、 英国民事诉讼法及程序机制第86 页
    三、 法国民事诉讼法及程序机制第86-87 页
    四、 德国和日本民事诉讼的特征第87-89 页
    五、 西方国家民事诉讼程序的共同诉讼法理第89-91 页
  第二节 西方国家民事诉讼程序给出的启示第91-93 页
第八章 运用程序正义观考察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及其机制第93-134 页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的历史与现状第93-101 页
    一、 对民事诉讼法历史的简要回顾第93-97 页
    二、 对民事诉讼法现状的简略透析第97-98 页
    三、 关于回避制度第98 页
    四、 关于审判方式的改革第98-99 页
    五、 关于诉讼证据第99-100 页
    六、 关于强制执行第100-101 页
  第二节 对基本原则的考察第101-104 页
    一、 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成因透析第101-102 页
    二、 市场经济下重新评价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第102-104 页
  第三节 对法院调解制度的检讨第104-123 页
    一、 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第104-109 页
    二、 调解得以存续和兴盛的根源第109-115 页
    三、 法院调解制度产生的根源第115-116 页
    四、 法院调解与外国有关调解制度的比较第116-122 页
    五、 克服调解制度弊端的探寻第122-123 页
  第四节 我国回避制度之检讨第123-128 页
    一、 民事诉讼设立回避制度的根据第123-124 页
    二、 我国回避制度的立法规定及缺陷第124-128 页
    三、 回避制度不完善的原因透析第128 页
  第五节 审前准备程序之检讨第128-132 页
    一、 我国审前准备制度的特点第128-129 页
    二、 我国审前准备活动有悖于诉讼程序正义的最低限度标准第129-130 页
    三、 造成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现状的原因探析第130-131 页
    四、 审前准备程序的功能分析第131-132 页
  第六节 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之检讨第132-134 页
    一、 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之现状第132-133 页
    二、 关于举证的时效第133-134 页
第九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若干机制的构想第134-155 页
  第一节 构想应建立在本土化与正当借用基础之上第134-136 页
  第二节 重新构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第136-140 页
    一、 程序目的原则第137-138 页
    二、 诉讼结构原则第138-140 页
  第三节 完善中国的法院调解制度第140-150 页
    一、 91年民事诉讼法对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关于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第140-146 页
    二、 进一步的完善第146-148 页
    三、 民事诉讼调解“艺术”初探第148-149 页
    四、 法院调解展望第149-150 页
  第四节 我国回避制度的完善第150-152 页
    一、 理论上的澄清第150-151 页
    二、 立法上的完善第151-152 页
  第五节 构建中国审前准备程序第152-154 页
    一、 我国构建审前准备程序的客观必要性及现实可能性第152-153 页
    二、 审前准备程序应涵盖的内容第153 页
    三、 我国审前准备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53-154 页
  第六节 举证责任制度的完善第154-155 页
    一、 明确举证责任的内涵第154 页
    二、 建立举证责任的时效制度第154-155 页
结语第155-156 页
参考文献第156-161页

本篇论文共16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
民事判决既判力与程序保障原则的理
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
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
商业名称与商标之冲突--以大陆法制
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制度研究
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
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业贸易
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反垄断法论
刑罚个别化研究
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
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
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
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
期待权理论研究
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
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
论证据与定罪
买卖的法律结构--以所有权移转问题
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
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
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
全球电子商务安全法制之研究
民事主体权利能力研究
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
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
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
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刑事证人证言论
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
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犯罪及其责任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兼论中
论电子贸易法制之发展新趋势
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
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
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
行政诉讼先行程序研究
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
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机构与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
论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
论受贿罪
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霍姆斯法律思想论略
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述评
药品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探析
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
论法律原则
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与对策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研究--从调解
电子商务时代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国际保理及其法律问题
建立我国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之
重整制度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论日
我国风险投资法律体系构建研究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
高科技下的计算机犯罪
证券市场法律监管模式研究
试论美国司法的社会控制机制
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构想
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近
各国检察机关性质及职权比较研究
死刑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唐代和清代妇女婚姻家庭关系的比较
论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与民事执行立
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
日本法律移植研究
论刑事证据展示
试论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
论行政立法及其监督模式--对宪政背
房地产按揭法律制度研究
刑事起诉制度的经济分析--一个规范
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研究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思考
论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相关法
关联企业债权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无效婚姻制度研究
欧洲联盟的法律渊源及其效力原则研
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初论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制度
保险欺诈研究
卡特尔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侵占罪研究
张君劢政治思想述评
论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
挪用公款罪研究
企业拯救与破产法改革
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
犯罪测量研究
试论项目融资担保
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
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
对侦查机关实施强制性处分的司法审
保安处分若干问题探讨
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浅议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
试论国际私法中的侵权行为
金融诈骗犯罪侦查要点研究
网络银行法律问题初探
刑事搜查程序研究
期待可能性理论解读
论期货犯罪立法
违约归责原则--对过错责任和严格责
公司治理结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期货内幕交易罪研究
论难民不推回原则
试论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的关
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
计算机犯罪略论
BOT项目风险分担及政府保证法律问题
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
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研究--
试论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正义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myyxh**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