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 选题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20页 |
·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8页 |
·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 第21-23页 |
· 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23-28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8-29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9-31页 |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演进历程 | 第31-44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背景 | 第31-32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期(2002 年——2009 年) | 第32-42页 |
· 苏州市新农保探索与建设建设 | 第32-34页 |
· 宝鸡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 第34-36页 |
· 北京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 第36-38页 |
· 青岛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 第38-42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试点推广阶段(2009——至今) | 第42-44页 |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44-57页 |
· 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4-49页 |
· 现行保障水平偏低 | 第44-45页 |
· 参保缺乏激励机制,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 第45-46页 |
· 定额缴费制不合理 | 第46页 |
·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不符合实际 | 第46-47页 |
· 统筹层次偏低,基金管理与运营效率低 | 第47-49页 |
· 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 第49页 |
· 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 第49-54页 |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 第49-53页 |
·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不合理 | 第53-54页 |
· 经办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54-55页 |
· 新农保参保扩面存在一定难度 | 第54-55页 |
· 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管理压力大 | 第55页 |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滞后 | 第55-57页 |
5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57-76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 第57-71页 |
· 瑞典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 第57-61页 |
· 德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 第61-64页 |
· 英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 第64-67页 |
·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 第67-71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的启示 | 第71-76页 |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符合本国国情 | 第71页 |
· 尊重社会保障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71-72页 |
·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 | 第72-73页 |
· 立法建设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保障 | 第73-76页 |
6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居民意愿调查和青岛案例分析 | 第76-91页 |
· 山东省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第76-81页 |
·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76页 |
·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第76-78页 |
· 结果分析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81页 |
·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81-91页 |
·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82-86页 |
·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86-89页 |
·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经验启示 | 第89-91页 |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方案 | 第91-100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总体思路 | 第91-92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92-94页 |
·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 | 第92-93页 |
·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 第93页 |
·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第93页 |
·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 第93-94页 |
· 鼓励试点、逐步推开原则 | 第94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路径与步骤设计 | 第94-100页 |
· 第一阶段: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 第94-99页 |
· 第二阶段:由统筹城乡向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过渡阶段 | 第99页 |
· 第三阶段:城乡一体化阶段 | 第99-100页 |
8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建议 | 第100-110页 |
· 优化各级政府职能,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 第100-104页 |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机理 | 第100页 |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 第100-102页 |
· 基于博弈视角优化各级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102-104页 |
· 完善新农保制度衔接与转化的配套措施 | 第104页 |
· 建立政府财政补贴长效机制 | 第104-108页 |
· 强化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责任 | 第104-105页 |
· 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合理分担机制 | 第105-108页 |
· 切实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 第108-109页 |
· 健全新农保各级经办管理服务机构 | 第108页 |
· 加强新农保基层经办队伍培训 | 第108-109页 |
· 完善经办队伍规范管理制度 | 第109页 |
· 实现新农保的网络信息化 | 第109页 |
· 加快推动立法,确保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附录 | 第114-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1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