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43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复杂产品数字化装配建模与仿真技术综述 | 第16-24页 |
1.2.1 基于虚拟现实的产品数字化装配建模与仿真技术 | 第16-19页 |
1.2.2 基于增强现实的产品数字化装配建模与仿真技术 | 第19-21页 |
1.2.3 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数字化装配建模与仿真技术 | 第21-24页 |
1.3 复杂产品装配精度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24-37页 |
1.3.1 零件形状误差表征方法 | 第24-27页 |
1.3.2 工装夹具定位布局方法 | 第27-30页 |
1.3.3 柔性零件装配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1.3.4 产品螺栓联接优化方法 | 第34-37页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7-43页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37-39页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39-43页 |
2. 融合多层次信息的数字孪生装配模型表达方法 | 第43-81页 |
2.1 引言 | 第43-44页 |
2.2 零件信息的层次化分解与数据获取 | 第44-51页 |
2.2.1 零件信息层次化模型构建 | 第44-50页 |
2.2.2 实物零件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 第50-51页 |
2.3 零件数字孪生模型几何形状层逆向建模 | 第51-58页 |
2.3.1 基于设计公差区间的测量数据评定 | 第51-53页 |
2.3.2 基于多项式拟合的几何线特征表示 | 第53-55页 |
2.3.3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几何面特征表示 | 第55-58页 |
2.4 零件数字孪生模型位姿约束层逆向建模 | 第58-64页 |
2.4.1 特征配准元素的提取与匹配 | 第58-60页 |
2.4.2 基于元素配准方式的特征位姿求解 | 第60-61页 |
2.4.3 考虑特征几何误差的位姿变动补偿 | 第61-64页 |
2.5 零件数字孪生模型物理状态层逆向建模 | 第64-68页 |
2.5.1 考虑质心位置的零件装配姿态稳定性 | 第64-66页 |
2.5.2 考虑接触刚度的零件误差表面变形 | 第66-68页 |
2.6 基于虚实映射的产品装配孪生体表达方法 | 第68-74页 |
2.7 实例验证 | 第74-79页 |
2.7.1 宝石机床滑台数字孪生体构建 | 第74-78页 |
2.7.2 相控阵天线阵面数字孪生体构建 | 第78-7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3. 基于混合向量环的刚柔装配孪生体形状特征统计分析方法 | 第81-105页 |
3.1 引言 | 第81-82页 |
3.2 批量零件多层次信息统计表达方法 | 第82-86页 |
3.3 基于轮廓相似性的零件特征误差统计方法 | 第86-90页 |
3.3.1 批量零件特征相似轮廓划分 | 第86-87页 |
3.3.2 相似轮廓零件特征统计误差计算 | 第87-90页 |
3.4 刚柔装配产品混合向量环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90-96页 |
3.4.1 刚体装配误差传递模型 | 第91-93页 |
3.4.2 基于正交分解的柔性体误差向量表征 | 第93-94页 |
3.4.3 闭环结构刚柔装配误差统计量求解 | 第94-96页 |
3.5 实例验证 | 第96-10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4. 基于孪生数据的复杂产品定位-装配精度预测方法 | 第105-129页 |
4.1 引言 | 第105-106页 |
4.2 薄壁件定位-装配数字孪生模型 | 第106-108页 |
4.3 基于等距偏移曲面的薄壁件工装位置求解 | 第108-112页 |
4.4 基于多点定位理论的薄壁件夹具定位布局 | 第112-116页 |
4.4.1 薄壁件多夹具定位目标与约束提取 | 第112-114页 |
4.4.2 基于混合粒子群的夹具布局优化方法 | 第114-116页 |
4.5 基于改进影响系数法的薄壁件装配误差分析 | 第116-123页 |
4.5.1 传统影响系数法的局限性 | 第116-117页 |
4.5.2 基于多属性约束的改进影响系数法 | 第117-123页 |
4.6 实例验证 | 第123-127页 |
4.6.1 相控阵天线阵面多夹具定位布局 | 第123-126页 |
4.6.2 相控阵天线阵面拼接装配 | 第126-12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5. 面向螺栓低应力装配的复杂产品孪生体精度保障方法 | 第129-159页 |
5.1 引言 | 第129-130页 |
5.2 产品精度稳定性与螺栓联接工艺关联 | 第130-132页 |
5.3 基于弹簧-刚度方法的理想螺栓联接模型构建 | 第132-137页 |
5.3.1 单搭接结构金属板-螺栓物理等效模型 | 第132-133页 |
5.3.2 水平外载荷下单搭接结构静力平衡分析 | 第133-137页 |
5.4 基于多参数驱动的复杂产品装配孪生体螺栓应力分析 | 第137-144页 |
5.4.1 螺栓联接孪生结构零件误差参数影响机理分析 | 第137-139页 |
5.4.2 装配工艺与服役环境孪生参数影响机理分析 | 第139-142页 |
5.4.3 基于装配孪生体的螺栓结构应力模型构建 | 第142-144页 |
5.5 基于信息熵的复杂产品装配孪生体全局灵敏度分析 | 第144-151页 |
5.5.1 信息熵全局灵敏度指标 | 第144-146页 |
5.5.2 产品装配孪生体单螺栓应力输出响应灵敏度分析 | 第146-149页 |
5.5.3 产品装配孪生体多螺栓应力输出响应灵敏度分析 | 第149-151页 |
5.6 基于Pareto非劣解的螺栓结构低应力装配工艺优化 | 第151-153页 |
5.7 实例验证 | 第153-156页 |
5.7.1 单螺栓应力全局灵敏度分析 | 第153-154页 |
5.7.2 多螺栓应力全局灵敏度分析 | 第154-156页 |
5.7.3 相控阵天线板螺栓拧紧力矩参数优化 | 第15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56-159页 |
6. 产品数字孪生建模与装配精度分析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 | 第159-173页 |
6.1 引言 | 第159页 |
6.2 系统构架与功能简介 | 第159-162页 |
6.3 系统各模块设计及实现 | 第162-168页 |
6.3.1 产品孪生体多层次信息表达 | 第162-164页 |
6.3.2 产品孪生体形状特征统计分析 | 第164-165页 |
6.3.3 产品孪生体定位-装配精度预测 | 第165-166页 |
6.3.4 产品孪生体螺栓低应力装配优化 | 第166-168页 |
6.4 在反射面天线阵面装配精度分析中的应用验证 | 第168-1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72-17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73-17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73-17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75-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3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93-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