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1.2 纳米颗粒基本效应与表面改性方法 | 第16-17页 |
1.2.1 纳米颗粒的基本效应 | 第16-17页 |
1.2.2 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方法 | 第17页 |
1.3 聚合物绝缘介质电性能改性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聚合物纳米复合介质界面和深陷阱特性研究 | 第19-24页 |
1.5 分子模拟在电介质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24-25页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形态结构与力学松弛特性 | 第27-47页 |
2.1 炭黑简介 | 第27-31页 |
2.2 炭黑微观结构与表面化学特性表征 | 第31-34页 |
2.3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制备 | 第34-35页 |
2.4 炭黑掺杂对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35-40页 |
2.5 炭黑掺杂对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力学松弛特性影响 | 第40-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空间电荷特性 | 第47-66页 |
3.1 空间电荷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 | 第47-49页 |
3.2 掺杂炭黑对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空间电荷分布影响 | 第49-51页 |
3.3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陷阱特性及形成机理 | 第51-59页 |
3.3.1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陷阱特性 | 第51-55页 |
3.3.2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深陷阱形成机理 | 第55-59页 |
3.4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抑制空间电荷机理分析 | 第59-64页 |
3.4.1 基于深陷阱特性分析 | 第59-62页 |
3.4.2 基于分子力学松弛特性分析 | 第62-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基于AFM分析低密度聚乙烯基纳米复合介质深陷阱形成机理 | 第66-82页 |
4.1 AFM的电场力测试模式 | 第66-71页 |
4.2 试样制备与空间电荷特性 | 第71-73页 |
4.2.1 试样制备 | 第71页 |
4.2.2 空间电荷特性 | 第71-73页 |
4.3 基于AFM揭示不同纳米复合体系深陷阱形成机理 | 第73-81页 |
4.3.1 SiO_2/LDPE与MgO/DPE纳米复合体系深陷阱形成机理 | 第73-78页 |
4.3.2 CB/DPE纳米复合体系深陷阱形成机理 | 第78-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电导与击穿特性 | 第82-97页 |
5.1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直流电导特性 | 第82-86页 |
5.2 电导特性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86-92页 |
5.3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直流击穿特性 | 第92-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