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垂直折流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双加氧反应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1.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概述 | 第9-11页 | 1.1.1 苯甲酸简介 | 第9-10页 | 1.1.2 邻苯二甲酸简介 | 第10-11页 | 1.2 氮素污染物概述 | 第11-12页 | 1.2.1 氨氮污染物 | 第11-12页 | 1.2.2 硝酸盐污染物 | 第12页 | 1.3 含难降解有机物污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7页 | 1.3.1 物理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1.3.2 化学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生物降解方法 | 第15-16页 | 1.3.4 组合法 | 第16-17页 | 1.4 含氨氮污染物污水的处理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1.4.2 化学处理方法 | 第19页 | 1.4.3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1.5 含硝酸盐污染物污水的处理方法 | 第20-22页 | 1.5.1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1.5.2 化学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1.5.3 生物处理方法 | 第22页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3页 |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2.1 化学试剂和反应器 | 第25-28页 | 2.1.1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的配制 | 第25-27页 | 2.1.2 垂直折流式挡板反应器(VBBR) | 第27-28页 | 2.2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 第28-29页 | 2.3 反应器的挂膜操作 | 第29-30页 | 2.4 实验样品的分析测定 | 第30-32页 | 2.4.1 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4.2 离子色谱的测定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第3章 BA,PA的降解规律 | 第32-4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垂直折流式内循环反应器 | 第34页 | 3.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3.1.4 分析方法 | 第3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3.2.1 BA,PA的单独降解 | 第35-36页 | 3.2.2 BA降解与氨氮的反应 | 第36-37页 | 3.2.3 BA降解与硝酸盐的反应 | 第37-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BA双加氧与硝化反硝化的同时反应 | 第40-4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4.1.1 垂直折流式内循环反应器 | 第40页 | 4.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40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4.1.4 分析方法 | 第4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4.2.1 反应初始时刻投加所有目标污染物 | 第41-42页 | 4.2.2 双加氧反应中DO的变化 | 第42-43页 | 4.2.3 调整策略在硝化反硝化中间时刻混合双加氧反应的作用 | 第43-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有机物与氨氮的混合时间对双加氧、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46-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