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 昆虫感知的气味化合物 | 第10-11页 |
· 植物挥发物 | 第10页 |
· 昆虫信息化学物质 | 第10-11页 |
· 昆虫触角的化学感器 | 第11页 |
· 昆虫嗅觉系统相关蛋白及其功能 | 第11-15页 |
· 气味结合蛋白 | 第13页 |
· 化学感受蛋白 | 第13页 |
· 气味受体蛋白 | 第13-14页 |
· 气味降解酶 | 第14-15页 |
· 神经元膜蛋白 | 第15页 |
· 昆虫嗅觉的中枢神经系统 | 第15-16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种类 | 第16-17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特性 | 第17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信息素分子的结合及释放机制 | 第17-18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进化基因组学 | 第18-19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功能 | 第19页 |
· 生理功能 | 第19页 |
· 化电转能作用 | 第19页 |
· 昆虫气味降解酶研究进展 | 第19-28页 |
· 酯酶 | 第20页 |
· 醛氧化酶 | 第20-21页 |
· 环氧化物水解酶 | 第21页 |
· 细胞色素P450 | 第21-22页 |
·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第22-28页 |
· 谷胱甘肽-S 转移酶的分类与命名 | 第22-23页 |
· 谷胱甘肽-S 转移酶的结构 | 第23-24页 |
· 谷胱甘肽-S 转移酶的功能 | 第24页 |
· 谷胱甘肽-S 转移酶基因的结构 | 第24-26页 |
· 谷胱甘肽-S 转移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6页 |
· 昆虫触角谷胱甘肽-S 转移酶研究概况 | 第26-28页 |
2 引言 | 第28-2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9-43页 |
· 供试材料 | 第29-31页 |
· 供试昆虫 | 第29页 |
· 菌种及质粒 | 第29页 |
·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 第29页 |
· 试剂盒 | 第29页 |
· 缓冲溶液 | 第29-30页 |
· 培养基 | 第30页 |
· SDS-PAGE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 其他溶液 | 第3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43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与原核表达 | 第31-41页 |
· 不同组织总RNA 提取 | 第31-32页 |
· 反转录 | 第32页 |
· 烟夜蛾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2-33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3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cDNA 片段的扩增(内部扩增) | 第33-34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cDNA 3'末端的扩增(3'RACE) | 第34-35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的扩增 | 第35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内含子序列的扩增 | 第35-36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期的表达 | 第36页 |
· PCR 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6页 |
· PCR 产物纯化 | 第36-37页 |
· 克隆载体与PCR 纯化产物的连接 | 第37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 法) | 第37页 |
· 连接载体的转化 | 第37-38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8页 |
·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38页 |
· 质粒DNA 的提取 | 第38-39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与鉴定 | 第40页 |
· 烟夜蛾PBP2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40-41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SDS-PAGE 检测 | 第41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与原核表达 | 第41-42页 |
· 不同组织总RNA 提取、反转录、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41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1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ORF 的扩增 | 第41-42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相关试验的其他方法 | 第42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 第42-43页 |
· 不同组织总RNA 提取和反转录 | 第42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2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ORF 的扩增 | 第42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相关试验的其他方法 | 第42-4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3-60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与原核表达 | 第43-49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cDNA 和内含子的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43-44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cDNA 的序列分析 | 第44-46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编码区结构分析 | 第46-47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7页 |
· 烟夜蛾PBP2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 第47-49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与原核表达 | 第49-55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cDNA 和内含子的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49-51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cDNA 的序列分析 | 第51-53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结构分析 | 第53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3-54页 |
· 烟夜蛾GSTE1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 第54-55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 第55-60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cDNA 的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55-56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cDNA 的序列分析 | 第56-58页 |
· 烟夜蛾GSTE2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8-6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 烟夜蛾 PBP2 基因序列 | 第60页 |
· 烟夜蛾 PBP2 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60页 |
· 烟夜蛾 PBP2 与 GSTE1 基因的结构 | 第60-61页 |
· 烟夜蛾 GSTE1 基因序列及其表达模式 | 第61-62页 |
· 烟夜蛾 GSTE2 基因序列及其表达模式 | 第62页 |
· 烟夜蛾PBP2 和GSTE1 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6页 |
ABSTRACT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