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缩写词及符号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8页 |
·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 第16-19页 |
·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简介 | 第16-17页 |
· 介孔二氧化硅 SBA-15 简介 | 第17-18页 |
· 介孔二氧化硅 SBA-15 的应用 | 第18-19页 |
· SBA-15/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 | 第19-22页 |
· POSS 的定义 | 第19-20页 |
· 聚合物/POSS 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 第22-27页 |
· 稀土元素简介 | 第22-23页 |
· 稀土元素荧光机理 | 第23-24页 |
· 稀土配合物/无机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应用 | 第25-27页 |
· 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在热稳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 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在荧光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第二章 NBR/SBA-15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 | 第38-51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 主要原料 | 第38-39页 |
· 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 介孔二氧化硅 SBA-15 的表征 | 第41-43页 |
· NBR/SBA-15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43-44页 |
· SBA-15 孔结构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环氧 POSS 作为交联剂的 HXNBR/SBA-15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 | 第51-66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 主要原料 | 第52页 |
· 样品制备 | 第52-53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 介孔二氧化硅 SBA-15 的表征 | 第54-56页 |
· 以环氧 POSS 为交联剂的 HXNBR/SBA-15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6-59页 |
· 以环氧 POSS 作为交联剂的 HXNBR/SBA-15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四章 硅橡胶/Eu(Pht)_3Phen/SBA-15 复合材料荧光性能的研究 | 第66-87页 |
· 引言 | 第66-67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 主要原料 | 第67页 |
· 样品制备 | 第67-68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68-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9页 |
· Eu(Pht)_3Phen/SBA-15 的表征 | 第69-73页 |
· 橡胶复合材料形貌的表征(SEM) | 第73-75页 |
· 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 | 第75-79页 |
· Judd-Ofelt 理论计算 | 第79-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7-90页 |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 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