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1.1.1 我国经济形态向体验经济模式转变的趋势 | 第16页 |
1.1.2 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 第16页 |
1.1.3 大众(消费者)体验需求改变 | 第16-17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8-19页 |
1.4.2 案例调查分析法 | 第19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1.4.4 归纳、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城市商业街区体验式景观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22-42页 |
2.1 体验经济与体验消费相关理论研究 | 第22-26页 |
2.1.1 体验经济研究概述 | 第22-23页 |
2.1.2 体验经济的类型模式 | 第23-24页 |
2.1.3 体验经济下消费模式的转变 | 第24-26页 |
2.2 研究内容相关基础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2.2.1 城市设计理论 | 第26-27页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第27页 |
2.2.3 城市开放空间理论 | 第27页 |
2.2.4 商业空间结构理论 | 第27-28页 |
2.3 城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理论研究 | 第28-33页 |
2.3.1 国内外商业街外部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 第28-30页 |
2.3.2 国内外商业街区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2.3.3 城市商业街区概述 | 第31-32页 |
2.3.4 街区型空间组织 | 第32-33页 |
2.3.5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构成元素 | 第33页 |
2.4 体验式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 第33-42页 |
2.4.1 体验式设计发展概述 | 第33-34页 |
2.4.2 基础理论研究 | 第34页 |
2.4.3 体验式景观概念 | 第34-35页 |
2.4.4 体验式景观设计的内涵 | 第35页 |
2.4.5 体验式景观语汇 | 第35-38页 |
2.4.6 体验式景观结构 | 第38-40页 |
2.4.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国内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现状调查分析 | 第42-80页 |
3.1 关于捷德商业空间场所体验设计项目案例研读 | 第42-47页 |
3.1.1 案例一:荷顿广场 | 第42-44页 |
3.1.2 案例二:日本福冈博多水城 | 第44-46页 |
3.1.3 案例三:美国弗里蒙多大街 | 第46-47页 |
3.1.4 案例评述 | 第47页 |
3.2 实地调研案例选取 | 第47页 |
3.3 调研方法 | 第47-48页 |
3.4 国内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调查分析 | 第48-69页 |
3.4.1 案例一: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查 | 第48-60页 |
3.4.2 案例二:成都远洋太古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查 | 第60-65页 |
3.4.3 案例三:上海新天地外部空间调查 | 第65-69页 |
3.5 西安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考察与体验现状调查 | 第69-77页 |
3.5.1 案例选取说明 | 第69-71页 |
3.5.2 案例一:西安骡马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 | 第71-72页 |
3.5.3 案例二:西安大唐西市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 第72-75页 |
3.5.4 案例三:西安芙蓉新天地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 | 第75-77页 |
3.5.5 西安市典型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第7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四章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 第80-104页 |
4.1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 第81-82页 |
4.1.1 气候环境的影响 | 第81页 |
4.1.2 城市特色与地域人文的影响 | 第81页 |
4.1.3 消费者体验需求的影响 | 第81-82页 |
4.2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设计原则 | 第82-85页 |
4.2.1 体验式景观基于城市发展层面的设计原则 | 第82页 |
4.2.2 体验式景观基于城市开放空间层面的设计原则 | 第82-84页 |
4.2.3 基于消费者在空间中的体验层面的设计原则 | 第84-85页 |
4.3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形态层面对体验式景观的影响 | 第85-88页 |
4.3.1 空间布局组织形式与体验式景观 | 第85-88页 |
4.3.2 业态布局与体验式景观 | 第88页 |
4.3.3 交通动线布局与体验式景观 | 第88页 |
4.4 体验式景观具体商业街区空间结构中的设计方法 | 第88-102页 |
4.4.1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侧重中心体验营造的设计方法 | 第89-94页 |
4.4.2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侧重过渡体验营造的设计方法 | 第94-98页 |
4.4.3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侧重方向体验营造的设计方法 | 第98-100页 |
4.4.4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侧重区域体验营造的设计方法 | 第100-10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成果实践:老城根G-PARK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 | 第104-124页 |
5.1 老城根G-park外部空间现状概述 | 第104-112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104-105页 |
5.1.2 项目规划概述 | 第105-106页 |
5.1.3 设计理念 | 第106页 |
5.1.4 空间形态解析 | 第106-112页 |
5.2 老城根G-park外部空间体验特征 | 第112-114页 |
5.2.1 外部空间人群分布特征 | 第112-113页 |
5.2.2 体验路线特征 | 第113-114页 |
5.3 老城根G-park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设计 | 第114-121页 |
5.3.1 体验式景观理念 | 第114页 |
5.3.2 老城根G-park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结构 | 第114-121页 |
5.3.3 西安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评价 | 第121页 |
5.4 针对西安老城根G-park体验式景观不足的提升建议 | 第121-12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研究结论 | 第124-125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25页 |
展望—西安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体验式景观的城市特色化发展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附录 | 第130-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