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11
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5
页 |
1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emoglobin 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的研究进展 | 第12-17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 | 第13-14
页 |
· HBOCs毒性及其副作用 | 第14-17
页 |
· 血管收缩 | 第15-16
页 |
· 体内代谢特点 | 第16
页 |
· 免疫原性 | 第16
页 |
· 自由基的释放 | 第16-17
页 |
2 非特异性免疫及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机制 | 第17-26
页 |
· 非特异性免疫 | 第17-18
页 |
· 屏障结构 | 第17-18
页 |
· 吞噬细胞 | 第18
页 |
· 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 第18
页 |
· 中性粒细胞及其杀菌机理 | 第18-24
页 |
· 中性粒细胞概述 | 第18-21
页 |
· 中性粒细胞杀菌机理 | 第21-24
页 |
· 呼吸爆发产生的机制 | 第24-26
页 |
· NADPH氧化酶的活化 | 第24-25
页 |
· NADPH氧化酶的组装 | 第25-26
页 |
3 化学发光及活性氧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26-34
页 |
· 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 | 第26-30
页 |
· 化学发光的应用 | 第28-30
页 |
· 化学发光在核酸杂交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29
页 |
· 化学发光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第29
页 |
· 化学发光与高效液相及毛细管电泳技术 | 第29
页 |
· 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29
页 |
· 化学发光在生物体内活性氧测定中的应用 | 第29-30
页 |
· 化学发光在被刺激的吞噬细胞中的应用 | 第30
页 |
· 活性氧物质的产生、测定方法及作用 | 第30-34
页 |
· 活性氧物质的产生 | 第30
页 |
· 活性氧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30-34
页 |
4 论文的出发点和主要工作 | 第34-35
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60
页 |
1 材料 | 第36-37
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
页 |
· 仪器 | 第36
页 |
· 主要溶液配方 | 第36-37
页 |
· MEM的配制 | 第36
页 |
· 50 mM HEPES(pH7.4)缓冲液的配制 | 第36-37
页 |
· Borate buffer的配制 | 第37
页 |
· 鲁米诺的配制 | 第37
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配制 | 第37
页 |
· LB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 第37
页 |
· LB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 第37
页 |
2 方法 | 第37-41
页 |
· 细菌菌液的制备 | 第37-38
页 |
· 细菌的培养 | 第37
页 |
· 菌液的制备 | 第37-38
页 |
· 猪血红蛋白的纯化及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pPolyHb)的制备 | 第38
页 |
· 全血的采集 | 第38
页 |
· 化学发光的检测 | 第38
页 |
· 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反应系统 | 第38
页 |
· 细菌刺激大鼠全血化学发光反应系统 | 第38
页 |
· 温度的设定 | 第38-39
页 |
·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 | 第39
页 |
· 化学发光反应缓冲液的选择 | 第39
页 |
· H_2O_2浓度的选择 | 第39
页 |
· HRP稀释液的选择 | 第39
页 |
· MEM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第39
页 |
· 肝素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第39
页 |
· 血红蛋白对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反应系统的影响 | 第39-40
页 |
· 单体血红蛋白(pFreeHb)的影响 | 第39-40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pPolyHb)的影响 | 第40
页 |
· 细菌刺激全血化学发光反应系统 | 第40
页 |
· 血红蛋白对细菌刺激大鼠全血产生化学发光的影响 | 第40
页 |
· 单体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0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0
页 |
· 不同浓度聚合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0
页 |
· 不同时间加入聚合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0
页 |
· 细菌的培养 | 第40-41
页 |
· 染色 | 第41
页 |
· 涂片 | 第41
页 |
· 染色 | 第41
页 |
· 镜检 | 第41
页 |
3 结果 | 第41-55
页 |
·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 | 第41-43
页 |
· 化学发光缓冲液的选择 | 第41-42
页 |
· H_2O_2浓度的选择 | 第42
页 |
· HRP稀释液的选择 | 第42-43
页 |
· MEM对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系统的影响 | 第43-44
页 |
· 肝素对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系统的影响 | 第44
页 |
· 血红蛋白对于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系统的影响 | 第44-46
页 |
· 单体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4-45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5-46
页 |
· 细菌刺激全血生物学反应系统 | 第46
页 |
· 血红蛋白对细菌刺激大鼠全血产生化学发光的影响 | 第46-49
页 |
· 单体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7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47-49
页 |
· 大鼠外周血的杀菌作用 | 第49-50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对大鼠外周血杀菌作用的影响 | 第50-52
页 |
· 聚合血红蛋白对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第52-55
页 |
4 讨论 | 第55-60
页 |
· 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反应系统的建立 | 第55
页 |
· MEM、肝素及血红蛋白对Luminol-H_2O_2-HRP化学发光反应系统的影响 | 第55-56
页 |
· 血红蛋白对细菌刺激大鼠全血生物学反应的影响 | 第56-60
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
页 |
致谢 | 第6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