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项目资助 | 第1-6
页 |
附录 | 第6-7
页 |
一 作者简介 | 第6
页 |
二 发表论文 | 第6
页 |
三 参加科研项目 | 第6-7
页 |
致谢 | 第7-8
页 |
摘要 | 第8-10
页 |
ABSTRACT | 第10-15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
页 |
·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5-16
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30
页 |
· ~(137)Cs 示踪法在土壤侵蚀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22
页 |
· USLE 模型在土壤侵蚀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22-26
页 |
· ~(210)Pb_(ex)示踪法在土壤侵蚀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26-28
页 |
· 风水复合侵蚀研究进展 | 第28-30
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0-37
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30
页 |
· 研究内容 | 第30-31
页 |
· 研究区~(137)Cs 及~(210)Pb_(ex)背景值的确定 | 第30
页 |
· 黑土区直型坡耕地坡面土壤侵蚀强度的小波分析 | 第30-31
页 |
· 黑土坡耕地水蚀与风蚀速率的定量区分 | 第31
页 |
· 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 第31
页 |
· ~(137)Cs 和~(210)Pb_(ex)复合示踪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 | 第31
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7
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31-32
页 |
· 样品的处理及测量 | 第32-33
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3-37
页 |
第三章 直型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小波分析 | 第37-44
页 |
· 研究区~(137)Cs 及~(210)Pb_(ex)背景值的确定 | 第37
页 |
· 坡面~(137)Cs 的空间分布 | 第37-38
页 |
· 坡面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的小波分析 | 第38-41
页 |
· 坡面年均侵蚀速率的数学拟合 | 第41-43
页 |
· 小结 | 第43-44
页 |
第四章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蚀与风蚀速率的定量区分 | 第44-50
页 |
· USLE 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 | 第44-45
页 |
· 研究区坡面~(137)Cs 的空间分布特点 | 第45-46
页 |
· 研究区存在风蚀的证据 | 第46-47
页 |
· 研究区水蚀-风蚀侵蚀速率的区分 | 第47-49
页 |
· 小结 | 第49-50
页 |
第五章 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 第50-61
页 |
· 未扰动地与坡耕地养分的剖面分布 | 第50-53
页 |
· 直型坡坡面养分的空间分布 | 第53-56
页 |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53-55
页 |
· 空间分布趋势 | 第55-56
页 |
· 凸型坡坡面养分的空间分布 | 第56-59
页 |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56-57
页 |
· 空间分布趋势 | 第57-59
页 |
· 研究区养分流失量分析 | 第59
页 |
· 小结 | 第59-61
页 |
第六章~(137)Cs和~(210)Pb_(ex)复合示踪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速率 | 第61-70
页 |
· 坡面~(137)Cs 和~(210)Pb_(ex)的空间分布 | 第61-64
页 |
· 直型坡坡面~(137)Cs 和~(210)Pb_(ex)的空间分布 | 第61-63
页 |
· 凸型坡坡面~(137)Cs 和~(210)Pb_(ex)的空间分布 | 第63-64
页 |
· 坡耕地~(137)Cs 和~(210)Pb_(ex)的侵蚀速率比较 | 第64-68
页 |
· 直型坡侵蚀速率研究 | 第65-66
页 |
· 凸型坡侵蚀速率研究 | 第66-68
页 |
· 小结 | 第68-70
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2
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