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8
页 |
第一部分 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 | 第8-12
页 |
一、 当今世界是合作性世界 | 第8-9
页 |
二、 合作型人才的培养呼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 第9-12
页 |
(一)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9-10
页 |
1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9
页 |
2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地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 第9
页 |
3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者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 第9-10
页 |
(二) 、 当今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0-11
页 |
1 、 课堂教学仍以“满堂灌”为主 | 第10
页 |
2 、 重知识轻能力 | 第10-11
页 |
3 、 竞争性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 第11
页 |
(三) 、 中学生物学教学需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 第11-12
页 |
第二部分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2-15
页 |
一、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2
页 |
二、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支持 | 第12-14
页 |
1 、 社会互赖理论 | 第12-13
页 |
2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
页 |
3 、 接触理论 | 第13
页 |
4 、 选择理论 | 第13-14
页 |
5 、 认知理论 | 第14
页 |
6 、 行为学习理论 | 第14
页 |
三、 合作学习的要求 | 第14-15
页 |
1 、 积极的相互依靠 | 第15
页 |
2 、 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 | 第15
页 |
3 、 人际交往的技能 | 第15
页 |
4 、 较强的个人责任心 | 第15
页 |
5 、 反思能力 | 第15
页 |
第三部分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15-30
页 |
一、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原则 | 第15-17
页 |
1 、 主体性原则 | 第15
页 |
2 、 分工协作原则 | 第15-16
页 |
3 、 探究性原则 | 第16
页 |
4 、 渐进性原则 | 第16
页 |
5 、 过程性原则 | 第16
页 |
6 、 开放性原则 | 第16-17
页 |
二、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 第17-18
页 |
1 、 分组 | 第17-18
页 |
2 、 课堂教学主要环节 | 第18
页 |
三、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 第18-20
页 |
1 、 更新教育观念 | 第18-19
页 |
2 、 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 第19
页 |
3 、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 第19-20
页 |
四、 典型案例 | 第20-30
页 |
案例一 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 第20-23
页 |
案例二 仙人掌自述 | 第23-26
页 |
案例三 计划生育 | 第26-30
页 |
第四部分 生物课堂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0-35
页 |
一、 教学实验过程中变量控制 | 第30-31
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31-33
页 |
1 、 测试一 | 第31-32
页 |
2 、 测试二 | 第32
页 |
3 、 问卷调查 | 第32-33
页 |
三、 结果分析 | 第33-35
页 |
1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全体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帮助 | 第33
页 |
2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生物学能力的培养有比较突出的作用 | 第33-34
页 |
3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适合中学年龄阶段学生 | 第34
页 |
4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5
页 |
结语 | 第35-36
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
页 |
附录 | 第38-41
页 |
附录一 | 第38
页 |
附录二 | 第38-41
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41-42
页 |
后记 | 第4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