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各类教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论文目录
 
1. 研究背景第1-11 页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机遇第9-10 页
    1.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第9 页
    1.1.2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第9 页
    1.1.3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第9-10 页
  1.2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的要求第10-11 页
    1.2.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的特色要求第10 页
    1.2.2 高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0-11 页
  1.3 对高职教师的培养与激励第11 页
    1.3.1 对高职教师培养与激励的方向认识第11 页
    1.3.2 对高职教师培养与激励操作方法的探索第11 页
2. 文献综述第11-18 页
  2.1 关于绩效与绩效管理第11-14 页
    2.1.1 什么是绩效第11-12 页
    2.1.2 什么是绩效管理第12 页
    2.1.3 中国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第12-13 页
    2.1.4 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模式第13-14 页
  2.2 关于教师的绩效评价第14-15 页
    2.2.1 教师的绩效评价第14-15 页
    2.2.2 关于高校教师评价第15 页
  2.3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第15-17 页
    2.3.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第16 页
    2.3.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第16 页
    2.3.3 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借鉴第16-17 页
    2.3.4 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第17 页
  2.4 综合评价第17-18 页
3. 问题提出第18-26 页
  3.1 两个理论基础第18-22 页
    3.1.1 绩效管理过程第18-19 页
    3.1.2 “教学外置”模式第19-22 页
  3.2 几个前提条件第22-24 页
    3.2.1 重点考察的是高职教师个人绩效第22 页
    3.2.2 考察对象是高职院校教学第一线的专业课教师的个人绩效第22-23 页
    3.2.3 从“行为观点”出发,搜集高职教师绩效信息第23 页
    3.2.4 关注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出的高职教师绩效第23-24 页
    3.2.5 高职院校组织环境的限定第24 页
  3.3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定义阐释第24 页
  3.4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的意义第24-26 页
    3.4.1 充分发挥高职教师的人力资源能量第24-25 页
    3.4.2 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第25-26 页
    3.4.3 针对性的引导“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第26 页
4. 比较研究第26-33 页
  4.1 比较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高职教师所在组织绩效管理的意义第27 页
  4.2 影响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高职教师绩效因素的比较第27-31 页
    4.2.1 个人因素第27-29 页
    4.2.2 组织因素第29-30 页
    4.2.3 工作因素第30-31 页
  4.3 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高职教师所在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现状比较第31-33 页
    4.3.1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考核与激励第31-32 页
    4.3.2 高校教师考评的变化第32 页
    4.3.3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考评体系建立的探索第32-33 页
5.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第33-53 页
  5.1 计划阶段:确定“教学外置”的绩效管理目标要求第34-35 页
    5.1.1 组织绩效目标与教师个人绩效目标的确立第34 页
    5.1.2 “双师型”教师的工作任务特征第34 页
    5.1.3 “双师型”教师素质及能力分析第34-35 页
    5.1.4 “双师型”教师的角色特征第35 页
  5.2 辅导阶段:培养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第35-38 页
    5.2.1 从影响绩效的因素出发对高职教师进行辅导第35-36 页
    5.2.2 三种关键教学能力的培养第36-38 页
  5.3 评价阶段:客观评价教师为“教学外置”所做出的贡献第38-48 页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第38-46 页
    5.3.2 评价标准的设计第46-47 页
    5.3.3 评价人的选择第47-48 页
    5.3.4 评价时间的确定第48 页
    5.3.5 评价工具的运用第48 页
  5.4 沟通阶段:按“以人为本”原则展开沟通第48-49 页
  5.5 评价结果的运用阶段:进行有效的教师激励与培训第49-53 页
参考文献第53-54 页
致谢第54 页

本篇论文共54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一汽—大众公司Caddy产品项目后评估
全民大学教育时代下的日本应试竞争
中国石化大型连锁销售网络的构建
天雁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城区水文地质条件分区及老城区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青岛安普泰科的生产制造模式与组织
建军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激励
近代教科书中的进化论叙述
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
青岛市产学研发展模式及战略研究
基于EVA法的中小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
卡车厂焊装车间基于TPS的“一个流”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性别歧视研究
中国网络通信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策
一汽车轮分公司能耗监控管理系统研
TMT公司基于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英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8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评价分析研究
汽车产品试验室工作质量控制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其他投资者
名牌大学与精英主义:基于布尔迪厄
一汽集团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
胜达公司CRM应用研究
商业银行客户评价和客户结构优化研
长白山宾馆新营业楼工程投资效益分
技术创新虚拟运行模式与机制研究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
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研
深度破碎效应对近岸台风浪计算影响
感知风险与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相互作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证券业影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求职
吉林移动运行维护中心电源空调设备
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动干预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资产弃置债务会计研究
一汽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初探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我国邮政储蓄市场化改革方向探讨--
长春市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文科重点高校国际化科研生产力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实
论课堂二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吉林省农村公路与县域社会经济和谐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体系及发展策
基于ERP项目生命周期的内部审计研究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共和中的公民德性--基于汉娜·阿伦
中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价值链会计核算模式研究
上海邮政运输网络运行监控系统方案
执行权阐释:认同的变迁
中国财政政策转型及其策略研究
吉林省电信公司业务拓展问题与对策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商管理库存仿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理论与现实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研究
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股权战略
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行为与机制研究
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
公司职工参与的法律制度研究
“吉盛花园”小区房地产项目营销方
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信贷业务流
海事仲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技术资产的会计问题研究
论柯亨的平等思想——基于自我所有
上海第八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基坑支护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给我国的启示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内部影
 
绩效 绩效管理论文 “双师”素质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lq00**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