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钾素的生理作用和吸收机制 | 第10-13页 |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 | 第10页 |
1.2.2 钾素与根系 | 第10-11页 |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 | 第11页 |
1.2.4 钾素与膜透性、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 | 第11-12页 |
1.2.5 钾素的吸收机制 | 第12-13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2.3 测定指标 | 第14-19页 |
2.3.1 生长势 | 第14页 |
2.3.2 光合代谢 | 第14-15页 |
2.3.3 膜透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 | 第15-17页 |
2.3.4 钾转运体基因表达量及钾素含量 | 第17-19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1页 |
3.1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势 | 第20-30页 |
3.1.1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株高的影响 | 第20页 |
3.1.2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干重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3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茎干重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4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叶干重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5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6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表面积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7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投影面积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8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体积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9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平均直径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10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尖数的影响 | 第28页 |
3.1.11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分枝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12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根交叉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光合代谢 | 第30-34页 |
3.2.1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膜透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 | 第34-37页 |
3.3.1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钾转运体基因表达量及钾素含量 | 第37-41页 |
3.4.1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KUP6、KUP7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不同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植株钾含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1-44页 |
4.1 讨论 | 第41-42页 |
4.1.1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势 | 第41页 |
4.1.2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光合代谢 | 第41页 |
4.1.3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膜透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 | 第41-42页 |
4.1.4 钾素浓度与马铃薯幼苗的钾转运体基因表达量及钾素含量 | 第42页 |
4.2 结论 | 第42-44页 |
4.2.1 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势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光合代谢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膜透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43页 |
4.2.4 钾素浓度对马铃薯幼苗钾转运体基因表达量及钾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4页 |
5 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