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甜菜根发育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1 生理机制 | 第13页 |
1.2.2 分子机制 | 第13-14页 |
1.3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根发育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3.1 BR生物合成途径 | 第14-17页 |
1.3.2 BR合成关键酶基因及植物根发育调控相关转录因子 | 第17页 |
1.3.3 BR信号调控根细胞增殖、伸长与分化 | 第17-20页 |
1.4 植物基因启动子结构和分类 | 第20-23页 |
1.4.1 植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 | 第20-21页 |
1.4.2 组成型启动子 | 第21页 |
1.4.3 诱导型启动子 | 第21-22页 |
1.4.4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5.2 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2.1.2 菌株及质粒 | 第24页 |
2.1.3 药品及仪器 | 第24-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2.2.1 BvCPD基因家族在块根膨大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7页 |
2.2.2 BvCPD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2.2.3 甜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4 甜菜和拟南芥R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2.2.5 质粒提取及PCR产物纯化 | 第28页 |
2.2.6 BvCPD基因启动子区域5'端缺失片段克隆 | 第28-32页 |
2.2.7 BvCPD基因启动子区域5'端缺失片段表达载体构建 | 第32-33页 |
2.2.8 转基因植株阳性对照表达载体35S::PORE-R1的构建 | 第33页 |
2.2.9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转化(42℃热激法) | 第33-34页 |
2.2.10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第34页 |
2.2.11 烟草叶片GUS瞬时表达 | 第34-35页 |
2.2.12 浸花法转化拟南芥 | 第35页 |
2.2.13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的筛选 | 第35页 |
2.2.14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的鉴定 | 第35-36页 |
2.2.15 转基因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36-37页 |
2.2.16 甜菜及拟南芥不同栽培条件的处理方式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6页 |
3.1 BvCPD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8-39页 |
3.2 BvCPD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4页 |
3.2.1 BvCPD基因启动子响应元件分析 | 第39-42页 |
3.2.2 BvCPD基因启动子CpG岛分析 | 第42-43页 |
3.2.3 BvCPD基因启动子中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 | 第41-44页 |
3.3 BvCPD启动子不同片段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 第44-49页 |
3.3.1 BvCPD-P1/P2/P3启动子片段扩增及克隆 | 第44-48页 |
3.3.2 BvCPD-P1/P2/P3启动子表达载体构建 | 第48页 |
3.3.3 35S::pORE-R1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49页 |
3.4 烟草中GUS瞬时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3.5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鉴定与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50-53页 |
3.5.1 转基因株系的筛选 | 第50-51页 |
3.5.2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 | 第51页 |
3.5.3 转基因拟南芥GUS化学染色分析 | 第51-52页 |
3.5.4 转基因拟南芥GUS基因表达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3.6 转BvCPD基因启动子拟南芥对环境的响应 | 第53-56页 |
3.6.1 不同环境诱导下转基因拟南芥GUS化学染色分析 | 第53-54页 |
3.6.2 不同环境诱导下转基因拟南芥GUS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4.1 不同栽培条件下BvCPD表达模式分析 | 第56-57页 |
4.2 BvCPD基因启动子特性 | 第57页 |
4.3 BvCPD启动子片段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 第57-58页 |
4.4 BvCPD启动子作用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6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