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初探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1.3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网络意见人士及其群体性特征分析 | 第21-36页 | 2.1 网络意见人士基本状况 | 第21-25页 | 2.1.1 网络意见人士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2 网络意见人士群体发展脉络 | 第23-25页 | 2.2 网络意见人士特征分析—以微博平台为例 | 第25-33页 | 2.2.1 网络意见人士群体身份特征 | 第25-28页 | 2.2.2 网络意见人士群体行为特征 | 第28-31页 | 2.2.3 网络意见人士群体政治认同特征 | 第31-33页 | 2.3 网络意见人士群体作用发挥特征 | 第33-36页 | 2.3.1 提供政治参与的网络渠道 | 第33-34页 | 2.3.2 推动网络舆论演变 | 第34-35页 | 2.3.3 促进网络共识与动员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第36-41页 | 3.1 对网络意见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 第36-38页 | 3.1.1 巩固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 | 第36页 | 3.1.2 新时期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共识的必然要求 | 第36-37页 | 3.1.3 守护网络舆论阵地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 第37-38页 | 3.2 对网络意见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性 | 第38-41页 | 3.2.1 推动网络问政,加强民主监督 | 第38页 | 3.2.2 引导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环境 | 第38-39页 | 3.2.3 提升青年、学生网民群体网络素养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当前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41-45页 | 4.3 网络意见人士群体自身局限性 | 第41-43页 | 4.3.1 商业逻辑下的话语权异化 | 第41-42页 | 4.3.2 群体极化导致社会离心 | 第42-43页 | 4.4 现有网络统战工作仍不成熟 | 第43-45页 | 4.4.1 网民群体政治参与的目的意图难以预测和把握 | 第43-44页 | 4.4.2 对网络意见人士群体和网络统战工作认识不到位 | 第44页 | 4.4.3 网络统战工作的功能和定位较单一 | 第44页 | 4.4.4 统战网络平台建设存在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 第45-50页 | 5.1 正确认识并看待网络意见人士 | 第45-46页 | 5.2 对网络意见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具体对策 | 第46-50页 | 5.2.1 加强对网络意见人士的分类引导 | 第46-47页 | 5.2.2 加强网络意见人士的发掘与培养 | 第47-48页 | 5.2.3 “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相结合,建立网络统战平台长效机制 | 第48页 | 5.2.4 “互联网+”新业态下创新统战工作形式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