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 | 第10-11页 |
1.3.2 高管激励对绩效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股权结构对高管激励与绩效相关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6 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 | 第19页 |
2.1.2 农村信用社高管激励 | 第19-20页 |
2.1.3 农村信用社绩效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2.1 两权分离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2.2.3 控制权理论 | 第21页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5 激励理论 | 第22-25页 |
3 农村信用社绩效及高管激励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2 农村信用社绩效分析 | 第26-29页 |
3.2.1 盈利性分析 | 第27页 |
3.2.2 风险性分析 | 第27-28页 |
3.2.3 支农状况 | 第28-29页 |
3.3 农村信用社高管激励现状 | 第29-34页 |
3.3.1 农村信用社高管薪酬水平分析 | 第29-32页 |
3.3.2 农村信用社高管持股比例分析 | 第32-34页 |
3.3.3 农村信用社高管在职消费情况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4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37-45页 |
4.1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假设 | 第37-40页 |
4.1.1 高管货币薪酬对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假设 | 第37-38页 |
4.1.2 高管持股比例对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假设 | 第38页 |
4.1.3 高管在职消费对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假设 | 第38-40页 |
4.2 股权结构对高管激励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的影响机理与假设 | 第40-42页 |
4.2.1 股权集中度对高管激励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第40-41页 |
4.2.2 股权制衡度对高管激励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5 研究设计与样本数据 | 第45-53页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5页 |
5.2 变量选择 | 第45-50页 |
5.2.1 农村信用社绩效指标的选取 | 第45-49页 |
5.2.2 高管激励指标的选取 | 第49页 |
5.2.3 调节变量的选取 | 第49-50页 |
5.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50页 |
5.3 检验模型构建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53-67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3页 |
6.2 相关性分析 | 第53-54页 |
6.3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54-58页 |
6.3.1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54-55页 |
6.3.2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55-56页 |
6.3.3 高管激励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56-57页 |
6.3.4 结果讨论 | 第57-58页 |
6.4 股权结构对高管激励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58-65页 |
6.4.1 股权集中度对高管激励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58-61页 |
6.4.2 股权制衡度对高管激励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61-6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7 完善农村信用社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67-73页 |
7.1 加强股东对管理层的约束 | 第67页 |
7.1.1 构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 | 第67页 |
7.1.2 完善股东权利 | 第67页 |
7.2 完善农村信用社高管激励机制 | 第67-69页 |
7.2.1 突出考核高管的风险控制水平 | 第67-68页 |
7.2.2 加大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比例,调整兑现时间 | 第68页 |
7.2.3 合理利用高管在职消费 | 第68-69页 |
7.2.4 增加各地区农村信用社自主权 | 第69页 |
7.3 加强内外部监督 | 第69-73页 |
7.3.1 协调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 | 第69-70页 |
7.3.2 建立农村信用社经理人市场 | 第70页 |
7.3.3 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70-73页 |
8 结论及展望 | 第73-75页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附录一:支农效率测度结果 | 第81-83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83-85页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工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