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篇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因子SarX和SarV的研究进展 | 第11-2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1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 第11页 |
· 致病机制 | 第11-12页 |
· SarA蛋白家族分类 | 第12页 |
· agr基因的激活与调控 | 第12页 |
· agr基因相关的其他调控因子 | 第12-13页 |
· SarA蛋白家族成员与功能 | 第13-15页 |
· SarA蛋白家族各成员介绍 | 第15-18页 |
· Sar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第15-17页 |
· SarA蛋白家族与DNA结合模式 | 第17页 |
· SarA蛋白家族其他成员简介 | 第17-18页 |
· SarV蛋白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 第18页 |
· SarX蛋白的发现及其生物功能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篇 SarV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25-47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 仪器设备 | 第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 第26-27页 |
· SarV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7-30页 |
· SarV蛋白可溶表达筛选 | 第30-31页 |
· 野生型SarV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31页 |
· 野生型SarV蛋白的纯化 | 第31-32页 |
· 硒代SarV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32页 |
· 野生型和硒代SarV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 第32-33页 |
· 野生型SarV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33-34页 |
· SarV蛋白晶体浸泡重原子的X-射线衍射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34页 |
· 晶体结构解析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6-47页 |
· SarV蛋白全长表达质粒构建 | 第36页 |
· 野生型SarV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筛选 | 第36-38页 |
· SarV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38-39页 |
· SarV截短体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筛选 | 第39-40页 |
· SarV全长蛋白的晶体筛选和优化 | 第40-41页 |
· SarV全长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41-42页 |
· SarV蛋白晶体泡重原子的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42-43页 |
· 硒代SarV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筛选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篇 SarX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47-63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 仪器设备 | 第47页 |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 第47页 |
· SarX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7-48页 |
· SarX蛋白可溶表达筛选 | 第48页 |
· 野生型SarX蛋白的表达 | 第48-49页 |
· 野生型sarX蛋白的纯化 | 第49页 |
· 硒代sarX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49页 |
· 野生型和硒代SarX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 第49页 |
· 野生型和硒代SarX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49-50页 |
· 晶体结构解析 | 第50-51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1-62页 |
· SarX蛋白表达质粒构建 | 第51页 |
· SarX全长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51-52页 |
· SarX全长蛋白的晶体生长 | 第52-53页 |
· SarX野生型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53-54页 |
· SarX截短体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筛选 | 第54-56页 |
· 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56-57页 |
· 晶体结构解析与初步分析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四篇 金黄色葡萄球菌RNase J1和J2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63-9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3-72页 |
· RNA降解体概述 | 第63-65页 |
· 调控RNA稳定性的核酸酶分类 | 第65-67页 |
· 大肠杆菌核酸内切酶RNaseE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67-68页 |
· 枯草芽孢杆菌RNA降解体组成 | 第68-69页 |
· RNA降解体成员RNase J1和J2 | 第69-70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RNA降解体简介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2-77页 |
· RNase J1和J2质粒的构建 | 第72-73页 |
·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73-74页 |
· RNase J1和J2共表达、共纯化和共结晶 | 第74页 |
· RNase J1和J2蛋白的结晶条件筛选 | 第74页 |
· 晶体的优化 | 第74-75页 |
· RNase J1和J2的GST-pulldown实验 | 第75-76页 |
· RNase J1和PNPase,CshA蛋白的GST-pulldown实验 | 第76-7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77-87页 |
· RNase J1和J2的质粒构建与小量表达 | 第77页 |
· RNase J1的纯化 | 第77-78页 |
· RNase J2的纯化 | 第78-79页 |
· RNase J1和J2相互作用验证 | 第79-80页 |
· RNase J1和J2的共纯化和共表达 | 第80-82页 |
· RNase J1和J2的晶体筛选 | 第82-83页 |
· RNase J1和J2晶体优化、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83-85页 |
· RNase J1与PNPase,CshA蛋白相互作用的检测 | 第85页 |
· RNase J1和J2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