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前言 | 第11-2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偶像崇拜"的现象在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 第11页 |
· 同辈群体是影响初中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 有关同辈群体的研究 | 第12-18页 |
· 同辈群体的概念 | 第12-13页 |
· 同辈群体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 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 第15-16页 |
· 同辈群体的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 有关青少年偶像的研究 | 第18-23页 |
· 有关青少年偶像的定义 | 第18-19页 |
· 有关青少年偶像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原因和特征 | 第20-22页 |
·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和对策 | 第22-23页 |
· 现阶段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的局限 | 第2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 同辈群体 | 第23-24页 |
· 偶像 | 第24页 |
· 社会化 | 第24-25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群体社会化理论 | 第25页 |
· 社会互动理论 | 第25-26页 |
· 上述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6-27页 |
· 研究任务与研究假设 | 第27-29页 |
· 研究任务 | 第27-28页 |
·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2 研究方法与实施过程 | 第29-3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 文献资料查阅法 | 第29页 |
· 访谈法 | 第29-30页 |
· 比较研究法 | 第30-31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31-33页 |
· 问卷调查对象 | 第32页 |
· 研究设计 | 第32-33页 |
· 两次问卷调查的干扰因素分析 | 第33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33-34页 |
· 研究实施过程 | 第34-36页 |
· 准备部分 | 第34页 |
· 第一阶段问卷调查 | 第34-35页 |
· 对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的第一阶段问卷调查 | 第34页 |
· 对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家长的第一阶段问卷调查 | 第34-35页 |
· 第二阶段问卷调查 | 第35-36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6-78页 |
· 学生偶像选择各维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36-44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选择类型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36-37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选择原因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37-38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获得方式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38-39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影响学习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39-40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了解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0-41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得到同辈认同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1-42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得到长辈认同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 | 第42-43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影响行为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3-44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选择各维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4-52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选择类型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4-45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选择原因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5-46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获得方式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6-47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影响学习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7-48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了解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8-49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得到同辈认同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49-50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得到长辈认同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0-51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影响行为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1-52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选择各维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2-60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选择类型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2-53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选择原因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3-54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获得方式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4-55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所选偶像影响学习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5-56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了解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6-57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得到同辈认同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7-58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得到长辈认同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8-59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影响行为程度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59-60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选择各维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0-67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选择类型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0-61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偶像选择原因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1-62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偶像获得方式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2-63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所选偶像影响学习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3-64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了解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4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得到同辈认同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4-65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家长期待学生对偶像得到长辈认同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5-66页 |
· 住宿生组和走读生组学生对偶像影响行为程度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对比状况 | 第66-67页 |
· 问卷调查的综合数据分析 | 第67-78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选择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68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选择原因的比较分析 | 第68-70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获得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70-71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影响学习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71-72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了解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72-73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得到同辈认同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73-74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得到长辈认同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74-76页 |
· 住宿生组与走读生组偶像影响行为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76-78页 |
4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78-85页 |
· 同辈群体影响中学生偶像选择的原因分析 | 第78-80页 |
· 同辈群体亚文化影响青少年偶像的选择 | 第78-79页 |
· 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其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第79-80页 |
· 住宿生更多地接受群体社会化的影响 | 第80页 |
· 同辈群体影响中学生选择偶像的各维度分析 | 第80-81页 |
· 中学生同辈群体影响其偶像选择的方式和途径分析 | 第81-85页 |
· 同辈群体通过谈话的方式影响初中生偶像的选择 | 第82-83页 |
· 同辈群体通过模仿的途径影响初中生的偶像选择 | 第83-8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85-90页 |
· 结论 | 第85页 |
· 住宿生和走读生在同辈群体互动的内容、频率、主动性、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 第85页 |
· 住宿生接受群体社会化的影响大于走读生 | 第85页 |
· 住宿生在同辈群体影响下其偶像崇拜有别于走读生 | 第85页 |
· 同辈群体在群体社会化和同辈群体亚文化的作用下更有效地影响中学生偶像选择 | 第85页 |
· 同辈群体在小群体互动的作用下以谈话方式和模仿途径影响中学生偶像选择 | 第85页 |
· 同辈群体对中学生选择偶像的类型、原因有显著影响 | 第85页 |
· 建议 | 第85-90页 |
· 通过鼓励同辈群体交往活动,对初中生进行偶像选择教育 | 第86页 |
· 通过提供同辈群体活动平台,对初中生进行偶像认知教育 | 第86-87页 |
· 通过深化同辈群体成员友谊,对初中生进行偶像内涵教育 | 第87-88页 |
· 通过扩大同辈群体相互影响,对初中生进行偶像榜样教育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附录一 | 第93-95页 |
附录二 | 第95-97页 |
附录三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