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 研究的问题 | 第11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四、 有效教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五、 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 第13-17页 |
(一) 研究的现状 | 第13-17页 |
(二) 研究的反思 | 第17页 |
六、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7-18页 |
(二) 案例研究法 | 第18页 |
七、 研究的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 | 第19-20页 |
(一) 学校和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 | 第19页 |
(二) 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 | 第19-20页 |
二、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 第20-22页 |
(一) 理论教学方法单一 | 第20-21页 |
(二) 操作教学方法单一 | 第21页 |
(三) 综合能力教学方法匮乏 | 第21-22页 |
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不明确 | 第22-24页 |
(一) 知识目标不明确 | 第22-23页 |
(二) 技能目标不明确 | 第23页 |
(三) 情感目标缺乏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 第24-48页 |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体系 | 第24-25页 |
二、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依据 | 第25-32页 |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第25-26页 |
(二)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 第26-30页 |
(三)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第30-32页 |
三、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分类 | 第32-48页 |
(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33-36页 |
(二) 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 第36-40页 |
(三) 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40-45页 |
(四) 信息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与保障条件研究 | 第48-60页 |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 第48-52页 |
(一)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与内容特点,综合运用 | 第48-49页 |
(二) 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发挥其主体性 | 第49-51页 |
(三)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反思 | 第51-52页 |
二、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运用的保障研究 | 第52-60页 |
(一) “教研相长、以研带教”——发挥校本教研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 第52-55页 |
(二) “以评促学”——发挥教学评价对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 第55-56页 |
(三) 构建有效教学的“知识百宝箱”——教学信息化中的教师知识管理 | 第56-58页 |
(四) 创新信息化校园文化——发挥良好校园文化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反思 | 第60-64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60-62页 |
二、 研究不足与反思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