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前言 | 第1-12
页 |
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7-9
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
页 |
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0-11
页 |
4 创新性成果和结论 | 第11-12
页 |
1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起点 | 第12-23
页 |
1.1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知识起点 | 第12-16
页 |
1.1.1 高中概率统计的经验和观念起点 | 第12-15
页 |
1.1.2 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起点 | 第15-16
页 |
1.2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心理学起点 | 第16-19
页 |
1.2.1 激发兴趣是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切入点 | 第16-17
页 |
1.2.2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活动起来 | 第17-18
页 |
1.2.3 关注概率统计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 | 第18-19
页 |
1.3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教学论起点 | 第19-21
页 |
1.3.1 学生“学”的起点 | 第19-20
页 |
1.3.2 教师“教”的起点 | 第20-21
页 |
1.4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哲学文化起点 | 第21-23
页 |
1.4.1 数学是一种文化 | 第22
页 |
1.4.2 数学学习是一种再创造 | 第22-23
页 |
2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应关注的若干教学原则 | 第23-28
页 |
2.1 概率统计知识与相应的现实模型相联系的教学原则 | 第23-24
页 |
2.2 注重“三性”的教学原则 | 第24-25
页 |
2.3 纵观整个数学教育体系实施概率统计教学的原则 | 第25-26
页 |
2.4 发展概率统计思想与知识、方法掌握相结合的原则 | 第26
页 |
2.5 在应用数学知识、方法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原则 | 第26-28
页 |
3 高中概率统计体现的若干思想方法 | 第28-33
页 |
3.1 概率统计中的辩证思想 | 第28-29
页 |
3.1.1 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 第28-29
页 |
3.1.2 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 第29
页 |
3.2 高中概率统计中的数学思想 | 第29-33
页 |
3.2.1 分类讨论思想 | 第29-30
页 |
3.2.2 比例思想 | 第30
页 |
3.2.3 数学模型思想 | 第30
页 |
3.2.4 正难则反的思想 | 第30-31
页 |
3.2.5 数形结合思想 | 第31-33
页 |
4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内容及教学建议 | 第33-39
页 |
4.1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 第33-35
页 |
4.2 关于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 第35-39
页 |
4.2.1 加强概率统计概念教学 | 第35-37
页 |
4.2.2 教师要深入对教材的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 第37
页 |
4.2.3 教师要更新对概率统计教学的观念 | 第37
页 |
4.2.4 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渗透,注重学科间的知识的联系 | 第37-39
页 |
5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常见的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 第39-44
页 |
5.1 “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再发现数学”教与学模式 | 第39-42
页 |
5.1.1 启发式教学及其时机选择 | 第39-40
页 |
5.1.2 启发的策略 | 第40-42
页 |
5.2 “设疑释疑、以疑启智,以智释疑”的教学模式 | 第42-44
页 |
6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率统计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 第44-47
页 |
6.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影响 | 第44-45
页 |
6.2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课件设计的原则 | 第45-47
页 |
6.2.1 数学知识内容决定课件形式的基本原则 | 第45
页 |
6.2.2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原则 | 第45-46
页 |
6.2.3 互动性原则 | 第46-47
页 |
6.2.4 简易性原则 | 第47
页 |
7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需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47-48
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
页 |
附录一 | 第50-53
页 |
附录二 | 第53-54
页 |
附录三 | 第54-55
页 |
后记 | 第5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