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公共产品相关概念 | 第16页 |
2.1.2 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3 博物馆相关概念 | 第17页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9页 |
2.3 博物馆产品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产品属性分析 | 第21-25页 |
3.1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3.1.1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机构情况 | 第21页 |
3.1.2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陈列展览情况 | 第21-22页 |
3.1.3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观众接待情况 | 第22-23页 |
3.2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产品属性分析 | 第2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众利用的调查与分析 | 第25-43页 |
4.1 公共博物馆及公众利用的情况 | 第25-27页 |
4.2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众利用的调查与分析 | 第27-40页 |
4.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4.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4.3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众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40-42页 |
4.3.1 南海I号保存情况与观众期望不符导致博物馆可信度下降 | 第40-41页 |
4.3.2 票价过高导致观众参观次数减少,影响公众利用率 | 第41页 |
4.3.3 观众接收内容与展览表达内容有差距造成公众利用效果不良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公共博物馆公众利用典型案例及分析 | 第43-48页 |
5.1 国内外公共博物馆公众利用典型案例及分析 | 第43-45页 |
5.1.1 案例 1:北京故宫博物院案例 | 第43页 |
5.1.2 案例 2:史密森尼博物馆案例 | 第43-45页 |
5.2 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众利用提升的启示 | 第45-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提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众利用的对策 | 第48-53页 |
6.1 调整票务政策 | 第48页 |
6.2 提高展览质量 | 第48-49页 |
6.3 加快南海I号发掘进程 | 第49-50页 |
6.4 加强建设数字博物馆 | 第50-51页 |
6.5 加快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 第51-5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众利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