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逻辑框架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第17-20页 | 2.1.1 国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第19-20页 | 2.2 政策协同性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3 政策工具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4 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研究评述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框架构建 | 第25-35页 | 3.1 X维度:政策目的 | 第26-27页 | 3.2 Y维度:政策协同组织 | 第27-30页 | 3.3 Z维度:基本政策工具 | 第30-32页 | 3.4 框架分析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及协同性研究 | 第35-54页 | 4.1 政策搜集 | 第35页 | 4.2 政策文本编码 | 第35-36页 | 4.3 关键词提取 | 第36-37页 | 4.4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研究 | 第37-50页 | 4.4.1 一维维度协同性分析 | 第37-39页 | 4.4.2 维维度协同性分析 | 第39-45页 | 4.4.3 三维维度协同性分析 | 第45-50页 | 4.5 政策群协同性分析 | 第50-53页 | 4.5.1 政策连续性 | 第50-51页 | 4.5.2 政策互补性 | 第51-52页 | 4.5.3 政策交叉性 | 第52页 | 4.5.4 政策缺失性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完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相关建议 | 第54-60页 | 5.1 政策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第54-55页 | 5.2 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的内容 | 第55-59页 | 5.2.1 突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 第55-56页 | 5.2.2 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56-57页 | 5.2.3 实现开放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 第57-58页 | 5.2.4 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一: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文本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第6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