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前言 | 第12-17页 |
· 概况 | 第12页 |
· 病毒的形态 | 第12页 |
·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第12-15页 |
· SVV的发病情况 | 第15-16页 |
· 诊断方法 | 第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Seneca Valleyvirus的分离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17-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 样品 | 第17页 |
· 细胞 | 第17页 |
· 基因工程菌 | 第17页 |
· 细胞培养与病毒分离培养相关试剂 | 第17页 |
· 分子克隆相试剂与试剂盒 | 第17-1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 SVV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19-20页 |
· SVV的分离鉴定 | 第20-21页 |
· SVV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21-25页 |
· SVV的纯化 | 第25-26页 |
· SVV形态的电镜观察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 SVV感染样品的鉴定结果 | 第26-27页 |
· SVV的分离鉴定结果 | 第27-28页 |
· 四株SVV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 第28-32页 |
· SVV的纯化结果 | 第32页 |
· SVV的电镜观察结果 | 第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 用RT-PCR技术检测SVV在PK-15 细胞上稳定传代 | 第32-33页 |
· SVV分离株基因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3 Seneca Valleyvirus 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病毒、菌种和质粒 | 第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40页 |
· 标准阳性模板的制备 | 第36-39页 |
· 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第39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 条件最优化 | 第39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9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 的敏感性试验 | 第39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 的特异性试验 | 第39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 的重复性试验 | 第39-40页 |
· 结结果 | 第40-43页 |
·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第40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条件最优化 | 第40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40-41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敏感性试验 | 第41-42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42页 |
· Taq Man Real-Time PCR的重复性试验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4 Seneca Valleyvirus细胞分离毒株对仔猪致病性研究 | 第45-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病毒、菌种和质粒 | 第45页 |
· 主要仪器 | 第45-46页 |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46页 |
· SVV细胞分离毒株TCID50的测定 | 第46-47页 |
· 四日龄仔猪攻毒试验 | 第47页 |
· 组织器官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47页 |
· 组织器官病毒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 结果 | 第48-54页 |
· SVV细胞分离毒株TCID50测定结果 | 第48页 |
· 猪肛拭子和鼻拭子病毒检测结果 | 第48页 |
·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观察 | 第48-50页 |
· 组织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第50-53页 |
· 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测定结果 | 第53-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