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丁醇的性质和用途 | 第12-13页 |
· ABE发酵历史 | 第13-14页 |
· 玉米秸秆生产生物丁醇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 | 第14-16页 |
·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 | 第14-15页 |
·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 | 第15-16页 |
·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的目的及方法 | 第16-20页 |
· 物理法 | 第16-17页 |
· 物理-化学法 | 第17页 |
· 化学预处理 | 第17-18页 |
· 生物法预处理 | 第18-19页 |
·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副产物 | 第19页 |
· 抑制物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纤维素酶水解 | 第20-22页 |
· 抑制剂和反馈抑制 | 第21页 |
· 酶载量 | 第21-22页 |
· 丁醇发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 丁醇分离方法 | 第22-24页 |
· 渗透汽化与汽化渗透 | 第23页 |
· 利用渗透汽化或汽化渗透分离发酵液中的丁醇 | 第23-24页 |
·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2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酶水解条件分析 | 第25-3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6页 |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 米秸秆酶水解 | 第27页 |
· 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 组分分析 | 第27-28页 |
· 酶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 糖测定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 未处理和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的组分分析 | 第30-31页 |
· 不同预处理方法预处理玉米秸秆的酶(诺维信)水解 | 第31-32页 |
· 纤维素酶(诺维信)用量对水解的影响 | 第32页 |
· 底物浓度对酶(诺维信)水解的影响实验 | 第32-33页 |
· 不同浓度的缓冲溶液对纤维素酶(国产与诺维信)水解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玉米秸秆酶水解液的发酵实验 | 第35-48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 菌株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 培养基组成 | 第36-37页 |
· 培养方法 | 第37页 |
·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对酶(国产)水解液ABE发酵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对酶(诺维信)水解液ABE发酵的影响 | 第40-43页 |
·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对葡萄糖培养基的ABE发酵的影响 | 第43-45页 |
· 酶载量对ABE发酵的影响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生物丁醇的分离纯化—蒸汽渗透(VSVP) | 第48-52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 PDMS均质膜的制备 | 第48-49页 |
· 汽化渗透实验 | 第49页 |
· 分析与测定方法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 米秸秆发酵液的蒸汽渗透实验(VSPS) | 第50-51页 |
· 固定浓度的培养基蒸汽渗透(VSVP)与渗透汽化(PV)的比较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